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竹清松瘦 目录 诗词相关
0

 读李冶的《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真是至理。
                 
  前三句说得再合情合理,原来竟是铺垫,就好象一个人的心痛,痛到极点了,反而说不出痛来,只好东拉西扯地闲谈,说说无关要紧的方位距离——至近至远东西,说说风景——至深至浅清溪。说说天——至高至明日月。说天说地,至近至远至深至浅至高至明都是又矛盾而事实又摆在面前的,千回百转地兜来兜去,终于还是兜回了心痛的根源——至亲至疏夫妻。亲时可以同生共死,淡时形同陌路,反目时更是不共戴天。
                 
  一夜夫妻百日恩,以为肌肤相亲的,会陪我共渡余生地老天荒的人是你,以为至亲近的人是你,但是,原来,再亲近,也走不进你的内心,再爱,也无法明白你。想避又避不了,想说又无从说,以为终于可以放手,谁知突然还是到了眼前,只好面对现实。所谓至亲至疏,对方自以为日久相处已通透地了解彼此,却原来,自己根本欲辨无辞。终究,人心隔肚皮。
                 
  不知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作诗人李冶,字季兰,是开元、天宝至大历年间的一位风流放诞才华出众的美艳女道士、女诗人。据记载,她五六岁就能做诗,又善弹琴,中唐名诗人刘长卿称她是“女中诗豪”,后人将她的诗与薛涛合编《薛涛李治诗集》。
                 
  《唐才子传》里说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并有载:士有百行,女惟四德,季兰则不然也。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尝会诸贤于乌程开元寺,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诮曰:“山气日夕佳。”刘应声曰:“众鸟欣有托。”举坐大笑,论者两美之。
                 
  这个黄段子,说的是刘长卿有“阴重之疾”,即“疝气”,肠子下垂,使肾囊胀大。当时患者没有手术治疗这样的途径,经常要用布兜托起肾囊,才可以减少痛楚。李冶知道刘长卿有这种病,所以用陶渊明的诗:“山气日夕佳”来笑话刘长卿。刘长卿也用一句陶渊明的诗来回答:“众鸟欣有托。”在座众人捧腹大笑。
                 
  这样一个爱与名士为伴狂放不羁的叛逆女人,在爱情面前,始终情怯。
                 
  她深爱陆羽,无奈总是天意弄人,两人终难成鸳侣,她在《相思怨》里道:“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仍是这样字浅意浓的句子,无半分华丽,却又感人至深得难再寻别字替代。苦苦相思的夜里,她唯可做的是抱琴上高楼,只是弹至弦断又如何?知音少,连她欲托付的人,在外见人时对她也只肯以玩友的身份相待。
                 
  但是,在李冶身染重病迁到燕子湖畔调养时,陆羽闻讯急忙赶往她的病榻边殷勤相伴,日日为她煎药煮饭,护理得悉心周到。病愈后她特作《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答谢:“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病中的她见到念兹在兹的人,一句“欲语泪先垂”道尽心中万语千言。亦可见陆羽对她不是无情的。只是,当时的她放浪形骸,为世不容。不是陆羽是否顾忌着这点?
                 
  皇帝后来闻得李冶之名,特召李治进宫,但可惜李冶那时已经老了。皇帝一看以美艳风流闻名的女道士是个老妇,没兴趣了,虽然这皇帝到底还是对她“优赐甚厚,遣归故山。评者谓上比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媪。”充分肯定了她的才情,但是李冶心里还是有遗憾的,毕竟年岁大了,只落了个“俊媪(俊俏的老太太)”的名声,美人怕迟暮呵。
                 
  后来李治因朱泚之乱受牵连(她与朱曾和诗),平定暴动后,皇帝责怪李冶,“遂令扑杀之”。一个女人,活生生地被乱棍扑死,下场凄惨之至。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不知彼时她那心爱的人在那里?
                 
  要曾历经过怎样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才感喟写出“至亲至疏夫妻”,虽然她与陆羽到底没能成为有名有实的夫妻,但是,两人曾是那样的相亲,她横祸惨死时,他却竟走得远远的。说什么恩深爱重,都成烟云,她的一片痴心,到底错付了吧?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