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竹清松瘦 目录 随笔杂谈
0

晋代陶渊明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记载了一段故事。桓温问名士孟嘉:“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孟嘉)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渐近自然。

这里的”丝“,指的是丝弦乐器,比如琵琶。”竹“指的是管乐,比如竹笛。而”肉“,指的是我们的喉咙——也就是人声。这段对话中,大体反映了古人在晋代的音乐观:丝弦不如萧笛,最佳乃是人声。孟嘉给出的解释是:渐进自然。

孟嘉的回答言简意赅,但又意义深刻。值得我们一起来思辨:音乐中的“自然”,是怎样的一个定义?

从发声主体的角度,现代音乐可以划分为声乐和器乐两个大类。

在西方音乐的历史上,最先蓬勃发展的是声乐。公元六世纪末期,借助于宗教系统而发展起来的格里高利圣咏,堪称是西方音乐的源头。之后的千年岁月,尽管随着乐器制造工艺的发展,钢琴、小提琴、木管乐器的成熟以及成编制的大型管弦乐队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器乐”的作品范围,但器乐始终无法做到和声乐抗衡,平分秋色。音乐作品中,当合奏中出现人声时,所有的器乐都必须降为“伴奏”的地位——可见声乐的重要性依然是要胜过器乐,这在东西方的音乐观念中是殊途同归的。

回到“渐进自然”的思路,声乐的优势,或者说“自然”的魅力,何在?我们假设人的“喉咙”也是一件乐器,它和其他乐器相比,优点何在?

其一,人类的歌唱发声是“近似连续”的。

人类喉咙发声,除了换气的间隙,堪称完美的“连续”。乐器之王钢琴的发声,每敲击一个琴键发出对应的音符,其声音是“点”状的。竖琴、吉他等弹拨乐器,莫不如此。木管以及铜管乐器相较于弹拨乐器,发声连续性稍好,但在活塞、音孔的移动开合时,发声依然是断续的。提琴类弓弦乐器,在不同弦之前的乐音转换,发声同样也是断续的。

其二,在于人声可以“无级”变换音高。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人声的音高变化是“无级变速”,而乐器是“换挡变速”。只要是声带没有器质性的损伤,我们都能很好的控制声带发出从低音到高音连续变化的声音,而乐器除非设置一根足够长的弦(或者音管),否则其音高变化必然是“梯次”的。如同钢琴的键位、吉他的品。

从物理角度来解释,我们通过控制声带的张力,进而控制发声的频率,人体的精妙构造,是乐器远远不及的。

其三,在于人声的“音色”可变。

人的发声,声带是产生振动的元器件,这仅仅是“发声”的一小点。更为神奇的是,“口腔、鼻腔、喉腔、咽腔和胸腔”作为共鸣器件,通过调整共鸣腔的形状、大小,共鸣的时长、节点,从而发出不同的音色,这是任何乐器都无法做到的。这也是欧弟可以惟妙惟肖模仿其他歌手唱歌的根本原因,而李玉刚的男唱女声,也是通过对共鸣腔的控制才得以实现。

再次,人声的发音具有自然的“和声”特性

人声能够通过控制舌、唇、齿、咽等器官,在声带发音的同时,发出弹舌音、爆破音等等不同的声音。高级的呼麦唱法,可以发出多个声部的乐音,这是任何一件传统乐器都无法做到的。即便是用电脑来模拟发声,牛到日本的虚拟偶像“初音未来”的程度,也还是需要一个专门的“声优”来解决发声自然的问题。

了解了人声的“天然优势”,再来看乐器的“渐进自然”问题,很多音乐欣赏的问题就可以去烦就简、简单描述进而茅塞顿开。

比如钢琴曲的欣赏。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听“叮叮咚咚”的儿童弹奏?因为我们更为习惯于聆听连续的发声,也易于接受音值高低的无级变换。那么,我们大可以理解钢琴曲的和弦是为了让音高变化显得不那么的突兀,而钢琴家的演奏技巧追求的是尽可能让发声的连续性自然顺滑,否则钢琴设置延音和弱音踏板为何?鲁宾斯坦所说的“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其要义也就在于此吧。

举例来说,肖邦的钢琴曲中俗称“雨滴”的降D大调前奏曲,通过单音的反复,营造了雨丝缠绵的意境之美。演奏过程中力度的变化,又通过声音的响度营造了“空间感”。在聆听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也一定能够感受到乐曲音符扩展的“流动性”,旋律变幻的连续性以及琴键敲击力度的情绪表达,这类比为我们唱歌的状态就是“歌声悠扬、声情并茂、发自内心”,对吗?

夹带一点个人的私心,好的钢琴曲如同低吟浅唱的邓丽君,情绪表达恰到好处(老柴的就有点儿用力过猛,如同黄绮珊,不耐听)。而钢琴家演奏的技巧、状态,恰如歌者的情绪把控——如果把古尔德的流畅之美比作是陈奕迅,那么郎朗就有点儿像是著名劳模刘德华——音乐不够,跳舞来凑。(后续更恶心的是露点肉、耍点酷)

再来看交响乐的欣赏。

既然乐器无法随便变换音色,那么就寻求组合的解决之道。贝六中用不同音色的乐器营造出的田园景象,的确有后人的过度解读,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声部、差异化音色的组合,无疑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层次多样的欣赏美感。同样的,我们在马勒、德沃夏克、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之中,都能清晰的感受到作曲家对于音色差异化选择和组合,通过对比、协同、反复、烘托等等安排,从而营造不同的音响效果,进而表达不同的情绪体验。配器,可以理解为“寻求更为完美的音色组合”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音乐的最高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声乐”和“器乐”的融合吧。西方而发展到歌剧,而中国形成了“昆曲”。这么来说,“渐进自然”是东西方共通的音乐标准,古人真的是“诚不我欺”。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