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里一些细思极恐的情节

竹清松瘦 目录 好文欣赏,Tags:
0

文/望月启文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1.武道衰微
从金庸的小说中可以看出一件事:武学是在逐步没落的。
小说中只有两部,武学达到了上天入地的程度——《侠客行》和《天龙八部》。《侠》中甚至中原门派甚少,大多都是关外之事。青城派掌门能手熔铁牌,在金庸笔下也算一等一的好手,却被赏善罚恶二使一掌击毙,令人咋舌。但《侠》书中提及“武当张真人”,应该是明朝年间的事情。可有两点说不通,首先是超凡入圣的武功,其次是“关外”的风土人情,衣着打扮。个人觉得唐朝,或者五代十国比较合理,那时的中原文化对关外影响很大,并且人员往来频繁(顺便一提,新修版的《连》有了朝代,是清朝,且在《鹿》之后……留着辫子头的狄云……)。《天》中萧峰擒龙控鹤,虚竹凌空打穴,段誉无形剑气,番僧挥手成刀,震铄古今。等到了《神雕侠侣》,一阳指早已今非昔比,一手“上天梯”都能令人称好。再到《倚天屠龙记》,周芷若的九阴白骨爪+摧心掌竟然大杀四方。《笑傲江湖》应是明朝之时(武当已传到冲虚,《鹿》中说“前朝令狐冲大侠”),独孤九剑都能独步武林,重剑无锋已经失传。《鹿鼎记》更是没落。不禁令人惋惜。
再从人的角度说说看。《侠》暂且不提,到《天》,段誉的武功都是无心插柳,内力大都来自别人。虚竹天资极高,可内力依旧来自别人,但他之后勤练武功,自是不用多言。萧峰却是古今奇人,三十余岁便横行天下,根据新修版,更是和虚竹合力,将“降龙二十八掌”化繁为简,成为“降龙十八掌”,当真是承前启后(萧峰之后,丐帮下一任帮主,要上缥缈峰接受考核,通过之后,经虚竹传授掌法)。
这一代的青年绝世高手,有三人。
《射》和《神》连起来看,三次华山论剑,黄老邪,一灯,老顽童参加了三次(老顽童和一灯观战两次),欧阳锋和洪七公参战两次,裘千仞也是两次。《射》中的青年高手只有一位——郭靖,黄姑娘次之,之后就是尹志平了。《神》中的青年高手只有一位——杨过,金轮和郭靖平辈,小龙女次之,之后还是全真教不成器的三代弟子,好像耶律齐还强上一些。到《笑》,剑宗气宗都能产生争执了,九阴九阳皆以失传,冲虚的太极剑,还不如武当七侠精纯。至于《鹿》,青年高手是个靠老婆打架,轻功绝世的人……
推测下来,武学自达摩东来而兴,到少林助唐太宗得天下而盛,至北宋丢失幽云十六州而衰,南宋亡后而败,元末明初短暂复兴,之后又衰落下去,此后便一蹶不振。

2.少林宝刹
少林寺的武林领袖地位,是从唐太宗开始的。匡扶天下,救万民于水火,这股风气,一直持续到北宋,《天》中亦是如此。
可为什么到了《倚》中,变成另一副模样,《射》《神》两部提及甚少呢?
有件事情,金老没说——靖康之耻。大好河山,拱手相让。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嵩山少林寺,自此进入长达百余年的,寄人篱下的日子。先金后元。
靖康之耻的时候,想来少林也是要扶危济困的,可“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顿时大感世事浮沉,皆有定数,少林独木难支,只好苟且偷生,忍辱负重,愿将来一日驱逐鞑虏。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倚》中提到一个人——火工头陀。
他偷学武功之时,无相禅师尚是个小童,掐指算来,那是距离《神》结束后的数年,六十余年前的事情。也就是说,火工头陀,极大可能是黄药师的同辈人。此时的少林寺,正在金人的朝廷之下,弘扬佛法。因为火工头陀,加了一条“不得偷师”的戒律,那自少林立寺以来“藏经阁不禁本寺弟子”的规矩,应是废除了。之后少林寺便急功近利,不在着眼于天下,只在乎本寺存亡,江湖地位。《笑》中还管一管武林之事,《鹿》中已经安心念经,不问世事咯。

3.天意弄人
被作弄的人有很多,举两个例子,一是瑛姑,一是郭襄。
刘瑛少年入宫,得宠,可惜段智兴醉心武学,守了活寡。见周伯通,坠入情网,得一子,早夭,一夜白头,从此离开皇宫,隐居避世。寻老顽童,不得,潜心修武算术,结果一朝一夕之间,武功败于郭靖,算术败于黄蓉,万念俱灰,唯余报仇,得知周伯通离岛,却不愿与己相见,甚苦,隐居黑沼,养狐练武以为乐,不忘仇。又三十余年,武功败于杨过。瑛姑苦练五十年武功,竟抵不过她儿孙一辈之人,望向北方,想那百余里外的百花谷,再看身后黑沼,不知作何感想。
瑛姑的经历让我联想起一个人——李莫愁。
瑛姑的经历不知比李莫愁痛苦几倍,却最后得以善终,恩怨尽消,两情相悦,最后甚至开起了逆后宫(周:和尚,今天轮到你…… 灯:这个,老衲方外闲人,实在…… 周:我呸!)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郭襄十六岁见杨过,倾心于他,误了终身。十八岁游历天下,依旧寻不到杨过踪迹。不到而立之年,父母双双殉国,家姐姐夫惨死,家弟英年早逝,身边只剩下倚天长剑。
这时的郭襄,还会思念杨过?还是说,已经因爱生恨?恐怕后者的可能性大一点。
“为何不来见我?为何不救我爹我娘,为何不救我姐姐姐夫?”
她会不会想起,曾经对自己双目含情的张君宝?她曾让张君宝去投靠襄阳,不知是否安好?可等他再去找人的时候,才发现,张君宝早就不在世上了,只剩下张三丰,而且神功盖世。
“为何不去襄阳?为何不救我爹我娘,为何不救我姐姐姐夫?”
原本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郭家,瞬间烟消云散。自此以后,只有郭襄,没有郭二小姐。她不敢让别人提起“郭二小姐”这四个字,她不敢想起襄阳郭府内的景象,更不愿想起十六岁那年的夜空火花。
辗转间,年近不惑,两鬓生霜,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享有侠名,开宗立派。
她几次经过终南山?她几次前往百花谷?又几次登上华山绝顶?我们都不知道。
可她最后,成了峨眉派的祖师。
偏偏是峨眉啊,峨眉。此地偏居西南,距襄阳甚远,距嵩山甚远,距武当甚远,但和终南山之间,仅隔着一个天府之国罢了。
还有那终南山以北之地,有个山峰,更有个也能眺望到终南山的险崖,名为思“过”崖。
郭女侠啊,郭女侠,倘若你真的看破红尘,真的放下情障——
何必留下一招“黑沼灵狐”,何必传下一枚玄铁指环,何必替徒弟取法号“风陵”啊……
PS:新修版中段誉最终放弃王语嫣,说“对王姑娘这种迷恋,是心魔”,郭襄又何尝不是?

4.独孤求败
剑魔独孤求败。
这个名字可能是金庸所有小说中,横亘时间最长的了。从《神》中的南宋年间,一直流传到《鹿》中的澄观口中。
《射》中没人知道这位天下无敌的高手,《天》中也没有。但“独孤”这个姓氏来自鲜卑,估计时间在《天》之前。
如果没有杨过,就再不会有人知道独孤求败。
杨过通过神雕,成为独孤求败不知隔了几代的弟子,最后也只是“仿佛于当年天下无敌的剑魔”。按照金庸的习惯,史上就这么一个独孤求败而已,那独孤九剑理应出自他之手。可杨过断臂之后,一上来就是重剑,哪儿来的机会去体会变化繁复的独孤九剑呢?
独孤九剑的要旨,是“无招胜有招”。
谁能说说玄铁重剑有什么招?谁又能说说杨过的木剑之上又有什么招?
独孤九剑出手迅捷无比,能一瞬刺瞎十五人的双眼。
小龙女能一瞬刺伤十四人的手腕,而且对方还结了阵。
推测下来,应是杨过夫妇在幽居古墓之时,闲得无聊,揣摩剑魔二三十岁时的武功,自己想出了一套剑法,觉得能与重剑无锋相连接,颇为得意,却不敢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所以称之为独孤九剑。根据新修版,杨过隐居三年后,带着老婆(有没有孩儿不知道)自驾游,有可能在这期间传剑。又或是杨家后人行走江湖,免不了用这套剑法,所以有了传人。不知道哪一代,这剑法被风清扬学了去,在外人眼中,竟成了“华山派”的剑法,更成为令狐冲混迹江湖的法门,闯出了名堂。待到澄观口中,仅剩下“前朝”二字,这剑法,已经无人会用咯。

5.莞尔一笑
a.小龙女是高龄孕妇,就算杨过再怎么努力,生下子嗣的时候已经四十五六岁了。
b.青城派很悲剧,一直打酱油,好不容易笑傲江湖里面得意了一回,结果只是个中boss。原本《侠》中还炫耀了一手内力,新修版直接改成了崆峒派,直接不带人家玩儿了……青城派心里苦啊……
c.虚竹长得这么丑,却受到公主垂青,定有过人的“长处”。(“三弟,我很好,说不出的快活。”)
d.岳不群和宁中则的婚姻早就亮起红灯了,自宫这种事儿都能瞒住一时,中年危机。
e.郭靖不是资质驽钝,就是傻,而且年轻的时候见识还少,人到中年聪明不少,或许是喝过蛇血, 能采阴补阳。
f.尹志平也好(三联版),甄志丙也罢(新修版),在轻薄小龙女之前应该还是处男,再加上小龙 女以为他是杨过还挺主动,根据我的经验,处男是坚持不了多久的。而等杨过小龙女隐居古墓的时候,小龙女已经到了“坐地吸土,如狼似虎”的年纪,怪不得杨氏有后……
g.拖雷和杨康都是郭靖的结义兄弟,杨康的儿子一石头扔死了拖雷的儿子。
h.金庸笔下的人是不能赌咒发誓的,尤其是反派,报应特别快……
i.《射》中的五绝当真是五绝——所有人都没有传人(硕果仅存的降龙十五掌和化尸粉……)
j.张无忌是个混蛋,三联版就想着“一双两好”,新修版还盼望着和小昭、蛛儿“再续前缘”,而且新修 版的结尾,周芷若要求张无忌不能和赵敏成亲,但是可以打炮生娃,这厮竟然想到没想就答应了 ——“这确实不是违背侠义之事”。我呸!
k.如果萧峰在认识阿朱之前没嫖过妓的话,他去世之时,就是个“看光了小姨子全身上下的处男”。 (萧大侠定力真不是盖的。)
l.新修版中,段誉最后放弃了王语嫣,印证了《天》中最深刻的道理——备胎之路不可取。(钟万 仇、马大元、游坦之、丁春秋等人表示很赞并感谢,林平之表示反对并“没有用处”。)
m.新修版中,除了武功第一,许多第一都有了定论。蓉儿厨艺第一,龙儿容颜第一,等等。(一见 杨过误终身还不够惨,杨过所有的红颜知己,一见到小龙女就自惭形秽,恨不得大骂自己“怎么做 了第三者”,别的女主可没这待遇。香香公主或许可以一争高下。)
n.根据新修版,郭襄之所以最后会出家创立峨眉派,和金轮有关系,他看出郭襄“有慧根”。
o.鸠摩智被骗了。慕容博会“参合指”,这也是无形气劲,所以他应该不在意六脉神剑和一阳指的功 夫才对。
p.《连》和《笑》的故事有相似之处,不同在于,狄云身上有郭靖的影子,令狐冲身上却是杨过。
q.幸亏石破天没什么野心,在故事的结尾,他不仅成了雪山的女婿,还成了侠客岛实际上的岛主 ——侠客岛上的人都听命于他。
r.慕容复一生都在拉拢豪杰,但不善于识人,总是结交些不三不四的家伙。萧峰四个结义兄弟,一 个是辽国皇帝,一个是金国皇帝(女真酋长),一个是西夏驸马,一个是大理皇帝。慕容复很郁 闷。
s.按照《鹿》的说法,曹寅是韦小宝下属,《红楼梦》搞不好就是韦氏一族的故事。
t.根据郑克塽的说法,阿珂也是个“食髓知味”的女人,韦爵爷不可小觑,郑克塽贻笑大方……
u.古往今来只有五个人练成全部九阴真经:周伯通,郭靖,黄蓉,洪七公,黄裳。
v.古往今来只有三个人练成九阳真经:觉远,张无忌,以及胜过王重阳的无名高手。
w.段延庆未必真的叫“延庆”,这两个字是从当时朝中官员对他的称呼里挪出来的。
x.《书剑恩仇录》很清真。
y.有了日月神教,好歹还有人管管那些邪魔外道,没了日月神教,才是武林大祸。
z.韦小宝目不识丁,人品低下,却家财万贯,妻妾成群,轻功盖世,助康熙开创盛世,无意之中为 万民造福,更隐居云南,颐养天年。萧峰、郭靖为国为民,却不得善终,更难逃靖康之耻,崖山 一夜。正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A.门第之殇
在武学衰落的大环境下,门派亲族的衰落是必然的,可有几个家族,衰落之快,衰落之惨,令人惋惜。
首先是丐帮。这天下第一大帮的历史,是金老先生和梁老先生一起写出来的。撇开梁羽生先生的小说不谈,在金庸先生书中,两宋年间丐帮行侠仗义,英雄辈出,可襄阳一难,大批侠义之士以身殉国,这股清风渐渐衰退下去。《鹿》中“铁丐”吴六奇想着反清复明,却也做的朝廷命官,保一方百姓,被人割了头去,丐帮竟无法管上一管,《雪》中已经成了贪官污吏的走狗。不知萧帮主洪帮主作何感想。
其次是郭家。郭家始于梁山好汉“赛仁贵”郭盛,兴于郭靖,包含郭家嫡系、桃花岛一支(黄蓉和程英)、武家一脉、朱家一脉。身兼洪七公、黄药师、全真教、大理段氏诸门武学,南宋时期显赫一时。襄阳城坡,郭靖夫妇殉国,耶律齐郭芙伉俪身死,郭公破虏失踪,朱公子柳、武公三通战死,人才凋敝。郭家嫡系只剩下一个郭襄,朱武两家后人远走昆仑,想必还是郭襄安排的,朱柳后人可能受了“昆仑三圣”何足道不少恩惠。
郭襄开创峨眉一派,可惜青年时突逢大难,少年时情障颇深,虽然出家立派,不免留下一股戾气,以至于孕育出“灭绝师太”这等人物。朱柳后人自不必说,朱家还留有一阳指的功夫,武家却拿一门桃花岛的寻常功夫——兰花拂穴手行走江湖。最重要的是,郭靖那“侠之大者”的胸襟气度,仁义心肠,竟没能留下一星半点儿。不胜唏嘘。
PS:未生郭襄、郭破虏之时,襄阳大战前夕,郭靖黄蓉夜话,黄蓉说:“我想让郭家有个后啊。” 唉!

B.倚天屠龙
《倚》说不定是个讽刺小说。
名门正派一个个沽名钓誉,心怀鬼胎,愚钝痴妄之辈不胜枚举,武当算是鹤立鸡群。人人喊打的明教,却一个个义薄云天,心怀天下,走到哪里都是行侠仗义居多,更以驱逐胡虏,拯斯民于水火为己任。
那么,在寻常百姓看来,“魔教”和“名门正派”的区别在哪里呢?
“明教驱赶鞑子,保卫百姓,组织义军。人人情同手足,打起仗来奋不顾身,个个都是好汉子,都是老百姓的大恩人。入了明教不仅有饭吃,还能帮助乡里乡亲也有饭吃,都能有地种。立了功,还能得见张教主,令人心向往之。”
“名门正派?狗屁!跟明教作对就不是好东西!和尚尼姑臭道士,最好通通滚他妈的蛋!”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张无忌恰逢乱世,再加上对待下属、兄弟确实义薄云天,为人好色、负心薄幸也就没人在意了。
是不是更有既视感了?
武当张真人九十大寿,三弟子俞岱岩残废;百岁寿辰,五弟子张翠山夫妇自刎;等到花甲重逢,得知张翠山夫妇之死均属冤枉。武林耆宿,三十年间三件伤心透顶之事,宝剑空利,骏马空捷,英雄迟暮,造化弄人。

C.主角光环
大家都说金庸先生笔下人物戏剧性太强,大都因缘际会修得一身绝世武艺,是谓主角光环。殊不知真正的主角光环,在金庸诸多小说中,只有一位。
杨过。
神雕大侠绝对是所有主角之中,光环最强烈的人。
自幼结下良缘,神仙眷侣,缘分天定。
弱冠之年修得玉女心经,败尽全真教好手。风流倜傥,女子为之心折。襄阳大战,守城有功,已有侠名。习得剑魔武艺,剑挑蒙古账下诸多好手,羞煞全真正统,当日大婚,豪气干云,俯仰古今。
人到中年神功盖世,游历四方,行侠仗义,侠名远播。五湖四海好友甚多,“神雕侠”三字一出,天下好汉无不竖起拇指,声望如日中天。击破千人队,大火焚粮草,妙计除奸佞,名声更是如日中天,直追郭靖夫妇。夫妻重逢,痴心不改,是为佳话。飞石击毙大汗蒙哥,恐怕一时间的声势还要盖过了郭靖郭大侠。
之后神雕侠侣急流勇退,归隐山林。
之后,主角光环的作用就开始了……
献玄铁剑,铸倚天屠龙。这倒不算什么,难得之处在于,百余年后,杨氏后人仍在。《倚》中群魔乱舞,与活死人墓无半分干系,出手便震慑群雄,谈吐得当,微言大义,颇有当年“少林扫地僧”的味道。
而且,有个细节——明教光明左使杨逍,会用弹指神通,懂一些奇门五行之术,他的轻功,能直挺挺地向后“飞去”。
弹指神通这路功夫,是黄药师看门手艺。《神》中除他之外,只有杨过练成,黄蓉功力不纯,程英尚未习得。黄老邪的奇门五行,黄蓉尚未学全,郭家有遭逢大难,定是传不下来。那就只有杨过,曾经学过一点皮毛。而古墓派的轻功身法,最擅长这种“身不动,影不摇”的飞凫之术。
据此看来,杨逍定与活死人墓关系匪浅,恐怕不是传人,便是嫡系,不敢细想。
杨家一脉始自杨再兴,至杨康而败,到杨过转而大盛,绵延百年,依旧泽被苍生,福荫武林。这等主角光环,金庸笔下的任何人物,都是及不上的。更可贵的是,百余年后,杨家嫡系依旧念着先祖与丐帮的交情,并且能明辨是非,匡扶正义,警恶惩奸,侠义之心不改,委实难得。郭靖、杨过两人的风采,均在此脉中流传。儿时嘲笑、欺侮杨过的郭大小姐、武家兄弟,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后人不幸,唉。
活死人墓重现江湖之时,距当年嘉兴湖畔,那顽皮小童为救萍水相逢的少女,与李莫愁对峙之时,已经足足过去了一百三十余年。距离张君宝受“神雕大侠”三手拳法,也已过去一百一十余年。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世上再无杨过。

D.兄弟情深
《神》中有一对兄弟:武敦儒,武修文。自幼父亲疯癫,母亲亡命,甚至为了争夺郭大小姐的芳心,兄弟反目,同室操戈。直到杨过舍身相救,仗义执言,为二人除去心魔,之后各有归属,方才平息争端。
之后,襄阳城坡。
可是在《倚》中,武家后人仍在,而且是武修文一脉。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武修文胆小如鼠,落荒而逃?不太可能。襄阳城坡之时,武修文少说也有四十岁,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为一个女人和兄长争风吃醋的人了。
那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剧情呢?
“修文,你走啊!武家要有后啊!……驱逐胡虏,为我们报仇啊!”
“大哥,你走吧!你比我合适啊!”
“婆婆妈妈的干什么!滚!”(飞起一脚,踹出城门,反手关好,挡住汹涌而来的蒙古兵)
“哥!”

E.笑傲江湖
金庸的小说里,从来都没有“笑傲江湖”。
武侠,会让人联想到那些事情呢?千金买醉,快意恩仇,行侠仗义,锄强扶弱?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闲云野鹤无常住,何处江天不可飞?
金庸笔下,这些东西寥寥无几。
郭靖、杨过主角光环太重……
张无忌幼时父母双双自尽,受玄冥神掌之苦,不过这在金老笔下,都算好的。
令狐冲自称“轻薄浪子”,可是离开酒和女人,他的“浪劲儿”就去了一半儿多,再碰上授业恩师,顿时变得迂腐不堪,身为恒山派掌门,竟然被岳不群“再入华山”的邀约打动。令狐冲对岳不群敬若神明,视若生父,却反被算计利用,并且屡次玩弄。痴情于岳灵珊,却不想小师妹少女怀春,全无主见,早已移情别恋,而且痴恋深深,至死不渝。宁中则心地善良,对令狐冲视若己出,可仍旧绕不开心结,自尽于他面前。
什么?这还不够惨?
再来说说狗哥——石破天(史亿刀,狗杂种,石中坚),来到长乐帮之前,算他傻,身在苦中不知苦,也倒罢了。之后就是被雪山派误解,被丁当利用,被黑白双剑撇下,被灌毒酒,甘愿被丁当再次利用,被扔进去和爷爷过招,被各门派利用,被人逼死养母……狗哥的主角光环真是无敌啊,竟然练成绝世武功……
什么?好人有好报?
还有狄云。师父“铁锁横江”戚长发阴险歹毒,对他本就没什么好意;戚芳心底淳朴,误中奸计。狄云先后被扔到牢中,血刀老祖手中,雪山深处,后来再入江湖,武功盖世,但是他自己竟然不知道!不!知!道!戚芳惨死,狄云在失落、无奈、寂寥、心灰意冷之中,隐居雪谷。
什么?有妹子就不惨?
虚竹,一个时辰之内,从孤儿变成正常人再变回孤儿,惨不惨?
段誉,带回自己的女神王语嫣,却始终忘不了,少室山上,他飞身去救自己父亲之时,那一声“段公子手下留情!”,继续留下王语嫣?不知道他会不会想起因情而死的父母(段正淳和刀白凤)。
萧峰,一掌毙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亲生父亲是杀害养父养母授业恩师的仇人,因为契丹血统一度被逐出丐帮……
李文秀,自己是汉人,心上人是哈萨克人,师父不是什么好鸟,养父和师父同归于尽,她辛辛苦苦救了心上人,却还得把他还给别的姑娘,她一人孤苦伶仃,前往中原,而所谓的宝藏,不过是琴棋书画的玩意儿罢了
行侠仗义?字字泣血
笑傲江湖?谈何容易

F.问鼎逐鹿(9.10更新)
为什么说金庸先生的集大成之作是《鹿鼎记》,这部看上去就不像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呢?
首先,是因为《鹿》达到了一种境界,姑且称之为“物我两忘”,这是写作上的原因。听上去有些云里雾里,且让我慢慢道来。
所谓“物”,就是金老所创作的题材。《鹿》是离“武侠”两个字儿最远的武侠小说,韦小宝其为人和“侠”这个字沾不上一点儿关系。义薄云天的总舵主先生,却被一个被韦小宝耍得团团转的官二代阴死。《鹿》很显然“忘记了自己武侠小说的身份”。
那,什么又是忘我呢?
这个“我”,是金老心中解不开的一个结,是全天下所有文人心中解不开的一个结——“儒”。
金老是个儒生,是个当真把横渠四句刻在心里的儒生,是个能引发读书人共鸣的儒生,是个悲悯苍生、胸怀天下的儒生。他笔下的各位大侠,多数都严守礼教,甚至像道学先生。所谓侠肝义胆,都是从四书五经里面抽丝剥茧而来的。可每当遇到真的要把这些东西拿出手来的时候,却发现百无一用——面对辽国铁骑,没用;面对金国劲弩,没用;面对蒙古铁炮,没用;面对满清八旗,没用;面对是非黑白的混淆,没用;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没用。
到了《鹿》,金老终于丢掉了这个包袱——去他的什么大侠,去他的什么家国天下,老子这次就写个地痞无赖,就写个市井小民,乐呵一把。
金老扔掉了这幅皮囊,仅仅留下魂灵,是谓“忘我”。
于是就有了韦小宝,一个不学无术的地痞无赖,一个只学逃命功夫的流氓,一个把天地正气、经史子集都丢诸脑后的顽童(没有了“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却最后定国安邦,功成身退的奇人(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古往今来豪侠之士,成大事如韦小宝者,不过数人耳。是谓,鹿鼎公。
第二,是因为《鹿》的象征意义,这个还是很“一颗赛艇”的,希望大家向这位文学界的老前辈,这位长者多多学习,做一些微小的工作,苟……咳咳,跑题了,现在说回来。
韦小宝其实有个心结——不知道自己爹是谁。他自幼长在丽春院,母亲是曾经的头牌——韦春花。韦小宝曾经在心中,把陈近南当成了自己的父亲,却从未尽孝,便已阴阳永隔。在故事的最后,韦小宝全家归隐西南一隅的时候,曾经询问过自己的母亲,谁是自己的父亲,可惜,没有结果。据韦春花所述,韦小宝身上有很多人的特点——和当年她“冠花街,压群芳”的美貌有关——顾客中既有喇嘛,也有蒙古人,但唯独没有“罗刹鬼子”,自称“来了就用扫帚把他们打出去”,韦小宝听了之后松了一口气。韦小宝是相信“小玄子鸟生鱼汤,是个好皇帝”的。
熟悉吗?提示:motherland。
简单解释一下:
韦小宝其实有个心结——不知道自己爹(正统)是谁。他自幼长在丽春院(乱世),母亲是曾经的头牌——韦春花(当年万国来朝,此刻生灵涂炭)。韦小宝曾经在心中,把陈近南(兴复汉室)当成了自己的父亲,却从未尽孝,便已阴阳永隔(出师未捷)。在故事的最后,韦小宝全家归隐西南(港台)一隅的时候,曾经询问过自己的母亲,谁是自己的父亲,可惜,没有结果。据韦春花所述,韦小宝身上有很多人的特点(政权更迭,民族融合)——和当年她“冠花街,压群芳”的美貌有关——顾客中既有喇嘛(“自古以来”),也有蒙古人(“自古以来”),但唯独没有“罗刹鬼子”(外国人),自称“来了就用扫帚把他们打出去”(反抗列强),韦小宝听了之后松了一口气。韦小宝是相信“小玄子鸟生鱼汤,是个好皇帝”的(乱世百姓唯一的诉求)。
这是都是真的吗?金老真的如此隐喻了吗?
不知道,我是他的读者,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
曾经我认为,这些都是假的,哪儿来这么多政治隐喻啊?怎么可能呢?但现在,我能理解一些。这或许并非金老刻意为之,他只是在表达自己而已。这就是他的所感所悟,就是金老本人的肺腑之言。如果现在让一个初中生去模仿金老,写这种隐喻,是很容易就会被看出来的,因为不够自然,因为他并非真的这样想。
逐鹿中原,谁人问鼎?是谓,鹿鼎记。

PS:
日本有个作家,笔名田中罗密欧。他曾在一个游戏的剧本里,将一位中国人设定为女主角之一,取名为“王春花”。从前,我认为外国人取不好中文名很正常,尤其是不懂汉语的,但实际上,“春花”这两个字别有用心。
游戏中很多人,把“春花”两个字,用日文的念法读出来,是“HA LU KA”。唯有一位年长的男配角,执拗地用类似汉语发音的读法,去读这两个字,听起来就像“QUN FA”。在一声声的“QUN FA”之中,我终于懂了这两字的含义:春花,即“中华”。
不知道在金老的乡音中,“春花”又是怎生读法。

来源邀稿:望月启文(知乎)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