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人物描写

竹清松瘦 目录 好文欣赏,Tags:
0

  附录: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描写
  
  诗词,不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当代新诗,其中总要描写人物形象,即使是抒情诗,也有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而那些叙事诗就更不用说了,必然有故事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主要人物,还有次要人物。为了塑造出性格鲜明而又突出的人物形象,必须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等等进行细致而逼真的描写,以创造出艺术的典型。
  
  一、古代的征人形象
  
  《诗经》中的《东山》和《采薇》二首,反映了周朝初期为镇压国内的叛乱和抵御外族的入侵,征人们出生入死奋战沙场的艰苦的军旅生活和民族主义的英雄气概。这二首诗的共同特点是采用第一人称手法,用征人自述的口吻,细致而深刻地描写了征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塑造了征人的英雄形象。
  《东山》是《诗经?豳风》的一篇,反映了如下的一段历史:周朝建立后不久,周武王病死,继位的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掌管政事,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不满。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乘机勾结管叔、蔡叔,并联合东夷诸部落发动了叛乱。周公带兵东征,打了三年仗,平定了叛乱,稳住了周朝的统治。
  《东山》共有四章,写的都是归途,都是写征人在回乡途中的回忆和想像。每一章的开头都是:“我俎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诗一开头就把主人公安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即“冒雨回家”的归途之中,而且这种特定的环境贯穿在诗的始终,因而使得主人公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的特殊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第一章写征人在归途中回忆军旅生活的艰苦,并想像着回家以后恢复平民身份的喜悦:
  
  我俎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来,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躅,蒸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征人来到东山戍守边疆已经很久了,从来没有回过家乡。现在退役回家去,不巧却碰上了蒙蒙细雨,泥湿路滑,不好行走。当时征人的心境是:由于镇压了叛乱,才赢得了和平与安定。这种和平与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梦寐以求的回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因此不管天上怎么下雨,不管行路怎么艰难,征人还是一个劲地走回家去。征人一边走路一边在想:还在东山没有动身以前,一听到要退役回家的消息,心里是何等的激动啊,禁不住面对西方,向着家乡而悲伤了。这是因为多年的愿望一旦要成为现实,却又觉得来得太突然了。究竟是喜还是悲?要回家了,却面对着西方而悲伤!当然,这种悲伤的心理不会持久,因为想到回家以后,恢复了平民身份,穿上普通人的服装,再也不过军旅生活了,心里终究是高兴的。回想三年来的军旅生活,那凄凉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晚上蜷曲着身子睡在兵车底下,就像桑间的野蚕蠕动着身子爬行一样。这幅西周初期社会的军旅生活图给人的印象是凄苦的,但是征人们却在这种凄苦的生活中拼命奋战,因此征人们的形象是高大而悲壮的。
  第二章写征人想像着可能已经荒废了的家园:
  
  我俎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裸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由于多年战乱,家里音信杳无,也许家里已经是一片废墟!他想像着家里的情景:蔓生的栝蒌已经伸延到屋檐边了,屋子里土蟞爬来爬去,蜘蛛在门口牵丝结网,住的地方已经成了野鹿活动的场所,到夜晚时时现出磷火的闪亮!这是一幅凄惨的图画,多么阴森,多么恐怖!难道还不可怕吗?但是,那是他的家乡啊,他还是想念着它。“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恰好表现了征人当时的心境:家乡越是阴森恐怖,越是想回家去看个究竟,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章写征人想像着妻子的孤苦生活以及对自己的思念之情:
  
  我俎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蒸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在这里,征人的想像真像闪电一样,他想像着家乡的鹳鸟正在土堆上鸣叫,他的妻子触景生情,正在为他长期不归而唉声叹息。自从丈夫离家以后,家里繁重的劳动均落在她一个人身上,里里外外,劳苦奔波,到底何时才是一个尽头!他进一步想像,也许家里已经乱七八糟,可怜的妻子正在洒水清扫,堵塞鼠洞。她多么希望她的丈夫及早归来。这时候她的恼子里突然出现了一幅幻像,丈夫已经回到了她的身边。她真是又惊又喜,一头栽在他的怀里。突然她的眼光触到了那堆栗柴,看到了栗柴上面的匏瓜瓢。此时她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匏瓜瓢啊匏瓜瓢,你是我们爱情的见证,自以丈夫离家以后,已经三年没有看到过他,匏瓜瓢放在栗柴上面也已经三年没有动用过它。我时时在思念着我的丈夫,一年又一年,已经整整三年了,音信杳无,望眼欲穿……。现在好了,丈夫毕竟回来了,夫妻又团圆了……。这是一幅幻像,这是对和平生活的憧憬,对未来的展望。明写妻子,实际上还是写征人。征人的思想千头万绪,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从思家的心情上涌来。
  第四章写征人回忆新婚时的欢乐,同时担心着妻子的现况:
  
  我俎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思乡之情在折磨着他,也在激励着他尽快地赶回家去。此时征人的思想又回到了新婚的时候,多么美丽啊,黄莺飞翔时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妻子嫁给他时,骑着黄白相杂的毛色的马儿来到他家。当时她的母亲亲自给她结好佩巾的带子,结婚时举行了很多的礼仪。那时候她是多么美丽啊,可是现在呢?时间这么久了,她到底怎么样了?
  这首诗给人展示了一幅幅的图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但是我认为最成功的是真实地刻画了征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的特点是回忆和想像。这种想像是奇特的,闪电式的,跳跃式的。他时而想像着家乡已经是一片废墟,萧条冷落,阴森恐怖;时而想像着妻子正在唉声叹息,盼望着他及早归去,同时出现了一幅幻像:丈夫突然回到了她身边,情不可遏,悲喜交集;时而回忆起新婚时的幸福生活,与第一章回忆起艰苦的军旅生活形成对照;最终还是回到现实中来,他离家这么久了,妻子历尽艰辛,现在到底怎么样了?这种想像是奇特的,对于表现主人公的思乡之情有着特殊的意义。征人本来归家心切,可是实际上却没有到家,全篇集中笔墨描写他在归途中的心理活动。那么家中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心爱的妻子还像新婚时那样美吗?现在到底怎么样了?这些都留给读者去想像了。
  
  《采薇》是《诗经?小雅》的一篇,是一首反映军旅生活和反抗外族侵略的诗。如果说《东山》着重反映的是对艰苦的军旅生活的回忆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却没有正面描绘镇压叛乱的战争生活的图画,那么《采薇》却是二者兼而有之,既有艰苦的军旅生活的回忆,也有抵抗外族侵略者的紧张的战斗生活的描绘。《采薇》在诗的结构上同《东山》有着不同的特点:《东山》对征人形象的刻画是通过描写他在回乡途中的心理活动反映出来的;《采薇》一诗却按顺序写出了征人从出征到退役的全过程。诗中所描写的一幅幅画面正如电影特写镜头一样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诗人一下笔就把读者带进了艰苦的军旅生活中去。由于玁狁的入侵,征人离开了家乡,告别了亲人,出征去前线。部队的生活是紧张的,简直没有一点休息的闲暇;部队的生活又是凄苦的,连肚子都填不饱,还得靠采薇菜来过日子。因此征人一边采着薇菜,一边想着要回家去。回去吧,回去吧!一年的时光又快要过完了。虽说有家室,却又像没有家室一样,分隔千里,两地相思。是谁造成过种情况的呢?是玁狁,即那些入侵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薇菜长得很柔嫩了,比起原先刚刚发芽的时候去采要强得多了。但是征人却并不见有高兴的神情。由于“回家去”的思想在折磨着他,痛苦的心境如火如燎。可是征人越是思家心切,戍守的阵地却越是变换频繁,简直没有一个确定的处所,也没有一个能为自己回家去探问情况的“使者”。由此可见,征人的心里是何等的着急。可心里越是着急,越是感到又饥又渴。人们不禁担心,这样的军队能否抵抗得了那些凶猛的入侵者?
  生活还是这样艰苦,薇菜还得采了又采。此时薇菜已经老而坚硬了,原来艰苦的日子在饥渴中熬过,不知不觉已到了号称小阳春的十月。可是兵役却还没有止息,简直没有休息的闲暇。征人心里非常痛苦,自从服役以来,哪曾有过什么人来慰问一声!征人愤怒的心境再也按捺不住,不禁大声责问那些统治者,你们只知道无休止地叫人们服役,可曾管过人们的死活?
  以上三章写出了征人在部队的艰苦生活,以及征人对统治者不管人民死活的愤慨之情。
  第四、五章,写征人紧张的备战和战斗历程: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蒙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那盛开的鲜花是什么花?是棠棣之花。那高大的兵车是谁所乘?是将帅所乘。在这样的比兴以后,接着写征人将那四匹高大的雄马驾上兵车,准备出征。读到这里,人们不再担心,历史上无数的事实证明了,当外族侵略者踏入我们的国土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是能够奋起抵抗的。不是吗?请听一听征人的回答吧:在边地怎能图安居呢?往往一个月就要出征多次。
  驾上那四匹雄马,四匹雄马威武雄壮。将军站在兵车上指挥作战,战士们在兵车的掩护下冲锋向前。看吧,四匹雄马训练有素,行进得整整齐齐,多么威严!战士们佩着鱼皮做的箭袋,拿着象牙装饰的弓弭,向敌人射出了一支支利箭……战斗结束了也不卸甲,仍在日夜守卫和警戒。因为玁狁不甘心失败,总想卷土重来,军情非常危急!
  读了这两章,我们才真正认识了征人,在打击外族侵略者的时候,才显出了征人的本色。
  最后一章直接描写征人在归途中的心理活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征人在归途中回想起当初离别家乡去出征的时候正是春天,青青的杨柳依依相送。现在退役回家正是冬天,大雪纷飞,北风凛洌。征人就是这样一边走着,一边想着,心里越想越激动,路也越走越慢了,口里又渴,肚子又饥,满心伤感满腔悲:对于我这种悲哀的心境,又有谁能够体会呢?这一章的开头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将来时风光与归时景象作了对比描写,既写出了春天和冬天的时令特点,又推进了征人回家的急切心情。由于这几句诗既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客观景物,又衬托了征人的主观心情(如用“杨柳依依”衬托离家时依依惜别的深情,用“雨雪霏霏”衬托归家时的悲哀心境。)真正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而被推为千古名句,世代传诵。晋朝的谢玄甚至说它是三百篇中最好的诗。
  从全诗看来,我认为,对征人的形象描写是有其特色的,它不是简单地给人物贴上标签,而是真实而深刻地写出了他的复杂细致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当外族入侵的时候,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离乡背井,奔赴前线;但他又忍受不了部队那种艰苦的生活,在采薇的时候,他特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总想要回家去;对于统治者只知道叫人民无休止地服役却不管人民的死活,表现了极度的不满;但是一旦进入紧张的备战和战斗的时候,他却忘记了一切,只知道奋勇杀敌,冲锋向前,甚至战斗结束了也不卸甲,仍在日夜守卫和警戒。由于前线将士的奋勇杀敌,玁狁入侵者被赶出去了,征人们也退役了。在归途中他又饥又渴,思绪万千,不禁悲从中来,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战士们出生入死,奋战沙场,可统治者又给了他们什么报偿呢?难怪征人要沉痛地喊出:对于我这种悲哀的心境,又有谁能够体会呢?因此我认为,征人的形象是逼真的,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他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自己的国土;他对统治者不满,对外族侵略者更加愤恨,他忍受不了艰苦的生活,总想要回家去;但是一旦进入紧张的战斗,他却忘记了一切,显出了征人的本色,表现了英雄的气概。他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他的形象是真实而感人的。这首诗既有心理描写,也有行动描写,但主要的还是心理描写,即如前面五章,在具体描写征人采薇菜的过程以及备战和战斗的过程时,也还是突出地描写了征人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如对回家的渴望,对统治者的怨恨,对敌人的仇恨与拼杀,以及强烈的敌情观念,无一不是心理活动的表现。
  
  二、为国捐躯的战士
  
  屈原《九歌》中的《国殇》,以及汉乐府民歌的《战城南》都直接描写了为国捐躯的战士形象。
  《国殇》是一首祭歌,是祭奠为国战死者的乐歌,诗中塑造了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并极力进行了讴歌: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猎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埋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以上第一段,写残酷的战斗和我军的阵亡:战士们手里拿着吴国出产的戈戟,身上披着犀牛皮做的铠甲,兵车交错,短兵相接。旌旗遮蔽了阳光,敌人蜂拥而来像天空中的云彩一样,箭头交错落下,战士们争先恐后冲锋向前。敌人侵犯了我方的阵地,践踏了我军的行列,兵车左侧的马被杀死,右侧的马被砍伤。两个车轮被陷在地下,四匹驾车的马也被绊住,但是战士们毫不退缩,拿起鼓槌来击响战鼓。太阳已落,天色晚了,神灵都发怒了,经过残酷的战斗以后,我方死伤殆尽,尸体抛弃在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以上为第二段,着重表现战士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境界:战士们抱着一去不返的必死的决心,在平原上奋勇前进一下子离家很远。身上佩带着长剑,挟持着秦地出产的良弓,即使被敌人砍下了头颅,身首异处,心中也没有遗憾。诚然是既勇敢又有武艺,始终是刚强不屈,任何人不可侵犯。身体虽然死了,但精神永远存在,你们这些为国捐躯的战士们啊,你们的魂魄将成为鬼中的英雄。
  诗人以满腔的热情歌颂了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的牺牲精神,反映了战士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残酷战斗终至全军阵亡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的灵魂,他们将千秋万载被人民传颂,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战城南》是悼念阵亡战士的歌。作品充满了悲壮的气氛,表现出作者对死难者哀痛的心情: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请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战士们在城南与敌人进行艰苦的战斗,由于兵力众寡不敌,辗转战斗到城北,终于战死在城北的郊外。他们的尸体在野外没有安葬,乌鸦却把他们当作食物。面对这种情况人们满心悲痛,只得暂且对乌鸦说:“乌鸦呀,请你们为死难者唱一支哀歌招魂吧!战士们死在野外相信是不会安葬的了,一堆腐肉怎么可以逃走呢!你们要吃也在唱了哀歌以后再吃吧。”看啊,那是何等的悲惨:水在湍急地奔流,蒲苇是那样的幽暗,骏马在战斗中死去,驽马在徘徊悲鸣,却看不到人影。可敬的战士们为了保卫祖国全部壮烈地牺牲了。回想战士们生前在桥梁上构筑房屋,用来防守,还不是阻碍了南北的交通?由于政治的黑暗,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加上天灾,粮食作物没有收成,战士们吃什么?他们忍饥挨饿,却要与强劲的敌人去拼命战斗,想要做一个保卫祖国的英雄,想要做一个为国家力战的忠臣,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徒然是牺牲了性命!人们怀着对英雄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些战士:你们才真正是为国战死的忠臣,实在值得人们永久的怀念:你们早上出去作战,晚上就没有回来,因为你们已经战死在沙场,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战歌。
  
  这两首诗都是写为国战死的士卒,他们都牺牲了,但是他们的精神永存。《国觞》反映的是外族入侵我们的边疆,因此战士们在平原上向边疆奋勇前进一下子离家很远。《战城南》反映的却是敌人正在攻占我们的城池,战士们在保卫城池的战斗中全部殉难。诗篇描写得非常细致,生动形象。如《国觞》对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的描写,使人读了有亲临战阵的感觉;对战士们心理活动的描写更是传神:他们一出征就抱着必死的决心,“出不入兮往不返”,“首身离兮心不惩”,由于战士们有这种伟大的精神,因此诗人称颂他们“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并且断言,这些为国牺牲的战士们的魂魄,必将成为鬼中的英雄。同样《战城南》对于忍饥挨饿却要面对强大的敌人去进行残酷的战斗的士卒们,诗人怀着非常崇敬也是非常惋惜的心情唱出了“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的赞歌。两首诗里的战士们有着同样的决心,也是同样的结局:前者是“出不入兮往不返”,后者是“朝行出攻,暮不夜归。”在这两首诗里,战士们虽然没有打得胜仗,但是却表现了顽强的精神和拼死的决心,诗人也正是通过对他们的行动和心理描写为我们塑造了坚强不屈的战斗的英雄群像。正是这些战士们的伟大的牺牲精神,几千年来捍卫了我们祖国的尊严,培育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三、诗人的独特个性
  
  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毛泽东的《贺新郎》三首词,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这三首词进行有意识的比较分析后,感觉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思想感情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写词人自己的心理感受。虽然词人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心理活动的描写。正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各自的独特的个性。
  苏轼(1037-1101)是北宋中叶的古文大师和诗家词人,是豪放派的代表。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高唱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成为了历代传诵的名句。人们一读起它,就感到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可惜到了后头还是免不了一声哀叹:“人生如梦”,到底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对于前程暗淡的无限感慨。
  在《水调歌头》里,苏轼任凭着思想纵横驰骋,充分发挥了他的联想和想像,通过细致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他的不同于流俗的独特的思想感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个中秋之夜,词人正在饮酒赏月,但是他的思想却像大海中汹涌的波涛,在奔腾澎湃;他从现实生活,想像到美好的天堂;从地上的朱阁,联想到天上的宫阙。地上是大宋江山,天上到底是什么时代?于是词人不禁向往起来,他多么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去,回到月宫里去。一个“归”字隐隐地道出了词人的心声:我苏轼是划时代的诗家词人,不正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的吗?现在应该回归天上去了。但是且住,月宫里的琼楼玉宇实在太寒冷了,在月宫里跳舞,映照着清冷的影子,怎么比得上人间那种火热的生活呢?在这里,词人通过内心的联想和想像,将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交融在一起,使天上人间打成一片。这是词的上阕。
  在下阕里,词人分层次地写出了月光照耀下的人物和景物:“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是一个从上到下,又是从外到内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好一幅立体的画面。由朱阁,而绮户,而无眠的人,写出了月光的动态;由景物而人物,由无情而有情,赋予了月光人的生命,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是苏轼诗词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他在《题西林壁》的诗里写道:“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任何一个事物,由于观察的角度和层次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既是经验之谈,也是美学的原则。这首词,就是这种美学原则的形象化的体现。词人在小序里写到,这首词是赠给他弟弟苏辙的。此时仰望天空是一轮满月,可是弟兄们却分隔两地,望眼欲穿。月亮呀,这玉盘一样的冷清清的月亮呀,却勾发起人们无限的情思。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张若水的“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不正是月光所引起的情思吗?明月呀,明月呀!你该对人们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常常在人们别离的时候呈现出团圆的形象呢?其实这种感情正是词人思弟心切的自然流露。唐朝的诗人王维就曾写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是说平常不思念,而是说一到节假日,看到别人与其亲人团聚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时候,这种离愁别绪就更加突出了。词人多么想和弟弟团聚在一起啊,可是为了仕途而到处奔波的他,又怎么能够如愿以偿呢?于是词人不禁发出了感慨:人们有悲欢离合的时候,月亮有阴晴圆缺的情况,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都是很难周全的啊!最后词人只得遥遥地向弟弟祝愿:尽管我们分隔两地,但是只要我们青春常在,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让我们在相隔千里之遥,借着这月光寄托着我们的情思吧!
  在这首词里,词人以无法抑制的激情创造了天上人间的美好境界。文笔跳跃自如,时而天上,时而人间,天上人间,浑然一体。但是,天上虽然美好,人们毕竟不能超越现实,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因此这首词真实地描写了苏轼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苏轼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反映了他不满于现实,却又不能超脱现实的真实的心理状态和作为伟大的艺术家的独特的个性。
  
  李清照(1084-1151?)是南宋初期著名的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她和苏轼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风格迥异。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还是大宋的一统天下;而李清照所处的时代却是外族入侵,国家山河破碎,而赵构集团却偏安于南宋小朝廷,不思进取中原。李清照同多少仁人志士一样,对国家命运感到忧愤。他曾在有名的《乌江》诗里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赞颂历史上的项羽,从反面讽刺南宋朝廷的统治者。李清照在她的丈夫赵明诚死后,一个人孤孤单单,终日愁眉不展,“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而到了《声声慢》里,这种愁思可说是达到了顶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一开头,就连用十四迭字,极度形容了这种愁思之深。(对此历来评者甚多。《词的卷四》:“连用十四迭字,后又四迭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花草新编卷四》:“易安此词首起十四迭字,超然笔墨蹊径之外。岂特闺帏,士林中亦不多见也。”《词征》:“句法奇创。”《词苑谈丛卷三》:“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更何况这种天气又是“乍暖还寒时候”。天气骤变,最容易发生疾病,也最容易触发人的情思。具有无限愁思的词人在这种“乍暖还寒时候”,当然也就“最难将息”了。既然愁思这么深,又这么重,于是只好借酒浇愁了。魏武帝曾经讲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作为威震一时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曹操尚且有忧,何况是失去了丈夫失去了爱情又多愁善感的女词人呢!但是曹操可以借酒浇愁,李清照却不能够!天气冷,人情更冷,在这冷酷的世界,有谁是她的知音呢?正在她伤心太甚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哀鸣,不禁抬头望去,曾经托它们带过信的大雁飞来又飞去了,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事啊!但是此时丈夫已死,还要带什么书信呢?“物是人非事事休”(《武陵春》),她的忧思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上阕完了,但是词人的愁思还没有完,于是下阕接着写,她的眼光忽然触到了那些象征纯洁爱情的菊花。回想起丈夫在时,曾经一起游览,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他摘了一朵菊花,轻轻地插在她的鬓发,那是多么的快活自在,多么的一往情深。可是如今呢?丈夫先她走了,还有谁来摘取菊花?她痴痴呆呆地靠着窗户,眼望着窗外的天色,一个人孤孤单单,忧思重重,心情烦乱,怎么能够捱到天黑?而且客观环境又更来加浓了这种悲剧气氛:“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秋风苦雨,真个使人愁杀。于是词人脱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读完了,我们紧张的心绪却没有放松,我们想像着一个孤苦伶仃的女词人,在“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的境遇中的悲伤忧思的心境,似乎看到了她那“点点滴滴”的泪珠,正在随着那“点点滴滴”的秋雨飘洒下来……。
  在这里,词人用完全真实于生活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用毫不修饰的白描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雨思情的图画,细致而逼真地描写了她在国破家亡之后的凄凉心境,反映了她寂寞空虚的生活感受和心理状态。这既是李清照个人不幸身世的反映,也是南宋王朝山河破碎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1893-1976)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思想,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既不同于豪放派的苏轼,也不同于婉约派的李清照。“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这正是一代天才的伟大胸怀和气概,使得豪放派的苏轼也望尘莫及。《贺新郎》是描写爱情的,是写他和杨开慧分别时的情景的: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也像普通人们一样是有感情的。在他们行将分别的时候,竟是“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实在难舍难分!看到杨开慧那种“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的神态,毛泽东当然可以理解,一方面是对反动派的恨,一方面是对丈夫的爱,这就是杨开慧当时的心境。是的,要不是当时正处于黑暗的时代,她与毛泽东同样投身于革命,与黑暗势力进行搏斗,怎么会舍得他离开自己而到处奔波呢?由于长期分隔两地,其间也有过一些误会。但是误会一经消除,爱情的火焰就燃烧得更旺了。此时的毛泽东面对爱妻和同志的杨开慧,也禁不住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尘世中有多少疑云迷雾从眼前滔滔流过,只有你最了解我,最支持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是我真正的知己,才是我患难与共的同志和战友。他同样舍不得和爱人分开,但是现实却是那么复杂,词人禁不住对天发问:人们在社会上遭受了多少不幸和苦难,老天爷你知道吗?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联想起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在《窦娥冤》里对天的指控:“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在封建社会里,具有反抗精神的窦娥,在临刑的时候,发抒了对天地鬼神的不满,但她无法改变现状,最后只得做了无辜的牺牲。毛泽东的质向:“人有病,天知否?”也是发抒了对天地的不满。但是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半个世纪的革命实践证明,由于他具有解放全人类的抱负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终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了人民革命的胜利。他不愧是伟大的领袖和革命的导师。
  在下阕里,词人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离愁别恨,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在东门路上,在横塘之畔,头上是半天残月,下面是繁霜满地,在这个“凄清如许”的环境,就要与爱人分别了,特别是“汽笛一声”鸣叫,这种分离的痛苦真是达到了极点,“从此天涯孤旅”,后会无期,真是肝肠寸断,忧心如焚。但是毛泽东毕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以革命利益为重,而不是像某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样沉醉于爱情而不能自拔。因此他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并嘱咐爱人,请割断这种离愁别恨吧!要看到革命的前景是光明的,像昆仑山崩倒悬崖绝壁,像台风横扫整个宇宙一样,到那时我们再团聚在一起,像比翼鸟一样和云彩共飞,永不分离。这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这是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的表现,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这种革命的暴风雨终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胜利地来到。虽然杨开慧同志已经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她的英灵已经升上天去。正当她在月宫里欣赏嫦娥翩翩起舞的时候,忽然传来了人间的消息,中国人民在她亲密的战友、同志和丈夫毛泽东的领导下,降龙伏虎,开辟了新的天地,因此她激动得热泪盈眶,这种幸福的热泪飘洒下来变成了倾盆大雨,因此我们在阅读这首词的时候,应该同毛泽东的另一着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对照来读,就更能深刻地感受到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爱:生生世世都忘不了她。这就是伟大领袖不同寻常的爱情,这是一种生死的恋情,而这种深刻的真挚的爱情,是通过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意境创造出来的。苏轼虽然也创造了天上人间的意境,但他所创造的“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毛泽东创造的月宫里的意境却和人间一样:你看,吴刚是那样的热情,为招待客人,恭恭敬敬地“捧出桂花酒”;你看嫦娥是那样的高兴,一扫过去“寂寞”的心态,在“万里长空”舒展她的长袖为忠魂起舞;你看烈士们的英灵是如此富有感情,一听到“人间曾伏虎”的信息,就感动得“泪飞顿作倾盆雨”了。
  毛泽东的这首词,有对环境的描写,有对杨开慧肖像的描写,但是最主要的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词人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的形象。
  
  综上所述,这三首词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的确大不一样,但是他们在创造美的意境、美的形象的问题上,却是异曲同工。《水调歌头》创造的是这样一种境界:在一个凄清的中秋月夜,词人饮酒赏月,浮想联翩,时而天上,时而人间,纵横交错,趣味无穷。《声声慢》则用了大量的迭字,句法奇创,情景婉绝,天然去雕饰地表现了女词人凄凉孤独的身世和空虚寂寞的心境。《贺新郎》既真实地抒写了爱情,又反映了革命的理想。它们分别以自己美的意境,美的形象,丰富了艺术宝库,屹立于中国的文学史册;以美的血液,美的营养,培育了后来的文人,使这种优良的传统代代相传。
  
  四、不同时代的英雄形象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菩萨蛮?黄鹤楼》二首词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木兰诗》都描绘了英雄的形象。毛泽东的二首词描绘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木兰诗》描绘的是历史上代父从军的女英雄的形象。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反映社会问题的词。词人从寒秋所见的大好河山,从“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丽风光,发出了“谁主沉浮”的感慨,实际上就是提出了中国大地应该由谁来统治的社会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词一开头,就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在一个寒冷的秋天,词人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面对着向北流去的湘江,自然心情激动,感慨万千。但是词人并不感到孤独,而是运动他的双眼,向远近上下仔细审察。向远看,岳麓山层峰叠峦,一片火红,那经霜的枫叶,竟像用红色的染料染过的一样。是啊,唐代的诗人杜牧就曾经说过“霜叶红于二月花”呀!向近看,湘江的水碧绿透底,江中的船只来往如梭,争先恐后,一片繁忙景象。向上看,那矫健的雄鹰正扇动着翅膀搏击长空!向下看,鱼儿在碧绿透底的水中游来游去。天地间的万物都在这秋天里生机勃勃地竞争着,自由自在生活着。这是一幅富于生机的秋景图。秋天,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是萧条的,是没有生机的,甚至是阴森恐怖的。如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就极力渲染了秋天肃杀冷落的景象和人们凄凉悲惨的心境;初唐诗人骆宾王《咏蝉》诗的“霜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也是借在秋天里蝉子的艰难处境而衬托出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唐诗人杜甫也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荒凉空旷的景象来衬托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寂凄凉的心境。这一切,都反映了秋天的萧条冷落。但是毛泽东却一反常调,在他的笔下,秋天所展现出来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好景象,正如他在另一首词所写的:“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好就好在“胜似春光”,使得过去文人那种“悲秋”的景象荡然无迹了。然而面对这大好的秋色,词人却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面对广阔的天地,词人为什么感到怅惘?因为当时正处于黑暗的时代,祖国大地由于军阀混战而灾难重重。因此只有改变这种局面,中国才有出路。“谁主沉浮”的问题是本篇的核心,是点睛之笔,同时也是从上阕写景转到下阕追忆往事的过渡性文字。有了它,才使得本篇中心突出,才使得上下两阕衔接自然,形成一个整体。
  这一阕看来是写景,但实际上却是写情,写出了词人那种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同个人的命运,同全国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自觉地把改变祖国命运的重任承担起来的伟大胸怀和满腔热情。下阕开头两句就引入了对往事的回忆:在过去那不平凡的岁月里,词人曾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游览过橘子洲头。现在,他一个人“独立”,自然会回想起“百侣曾游”,在感情上是必然的,在结构上是遥相呼应的。词人“独立”橘子洲头,发出“谁主沉浮”的感叹以后,自然会回忆起他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和斗争的情景。那时候,他们都很年青,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热情奔放,斗志十分旺盛,常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纵谈革命形势,写出了一篇篇战斗的檄文,把那些反动统治者看得如同粪土一般。对“同学少年”的歌颂,对反动统治者的藐视,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集中表现了词人心中的爱和憎。词人在回忆了他和同学们在一起战斗的不平凡的岁月以后,思想又回到了现实:现在他是一个人“独立”在橘子洲头,同学们不在身边;他的思绪好像波涛翻滚一样,从过去到现在,又从现在到过去;因此他禁不住对同学们遥遥发问:还记得吗?我们曾经在湘江中游泳,击起的浪花竟然把飞快行驶的大船也阻止住了。词人运用这种夸张的手法,目的在突出“同学少年”的英雄形象,这是卷狂涛,挽巨澜的形象,是中流砥柱的形象。词人塑造出这种英雄形象,实际上也就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中国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应该由这些“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也就是无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来主宰。这个问题在毛泽东后来所写的《沁园春?雪》里更有了明确的回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谁是风流人物?当然指的是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通观全篇,最突出的特点是革命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这首先表现在描绘壮丽的湘江秋色中,反映了当时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从而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重大社会问题,表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气魄。上阕是几个特写镜头组织在一起的大幅画卷,但这画面的中心是人,是“独立寒秋”的词人。下阕通过词人的回忆,将“百侣”、“书生”、“同学少年”等群体形象推到了读者面前,而这些人物又都是同词人直接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无产阶级的战斗整体,这是人与景相关,人与人相联共同构成的一幅生机勃勃的大好的革命态势图,两幅画面的有机结合,就突出了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的思想感情。但是,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具有的思想感情,只有高瞻远瞩,时刻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把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领袖,像毛泽东这样伟大的人物才真正具有这种不同寻常的思想感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沁园春?长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彻底埋葬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革命的宣言,战斗的号角。
  
  《菩萨蛮?黄鹤楼》写于1927年,正当国共合作第一次大革命运动蓬蓬勃勃向前发展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革命。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四一二”大惨案;7月15日在武汉国民政府内的汪精卫也向共产党和革命人民举起了屠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了,革命正处于低潮。此时,毛泽东登临黄鹤楼,吟出了这-震撼人心的伟大词篇: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远望长江及其支流在这里会合,京汉、粤汉铁路在这里向南北延伸。江面烟雾迷蒙,龟、蛇二山对峙,像把长江锁住了一样,视野是何等的广阔,景象是何等的壮观!尽管当时正处于革命的低潮,词人虽然心情沉重,但并没有丝毫的气馁。展现在眼前的仍然是一片壮丽的图景。这是词的上阕。
  下阕引入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以及唐代诗人崔颢的著名诗篇。据《南齐书?州郡志》云,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鹄(即黄鹤)经过黄鹄矶。《太平寰宇记》云,骑鹤仙人叫费文袆(hui),一作费袆(yi),每乘黄鹤到此楼休息,楼因此得名。唐代诗人崔颢曾作《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将登临所见景象尽情写出,使后人无从下笔。据说李白后登此楼,诗兴即发,但一睹崔颢题诗,觉得无从超越,只得题了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扫兴而去。因此以后竟有“崔颢在上,李白不敢题诗”的话流传。毛泽东登临黄鹤楼,自然也会想起这些传说,但是他不像李白那样敛手,更不会去模仿崔颢的一些语句,也无须步崔颢原韵去另作一首,写别的地方之景以与崔颢比高低。毛泽东别开生面,置汉阳树、鹦鹉洲这些被人写厌了的景点于不顾,只抓住了长江、铁路、龟蛇二山这些气势宏伟的景观,给人粗犷恢宏的印象。当然在本篇里,词人也提到了黄鹤,但只轻轻一点,“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而将重心落到了下面:“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大革命失败了,革命处于低潮,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应当以何种方式进行呢?毛泽东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他并不灰心丧气,而是更加斗志昂扬!把酒酹江,心潮激荡,与长江波涛相应,一浪高似一浪。在这里充分表现了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那种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与苏轼那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相比,显然有天壤之别。
  本篇从题目看是写黄鹤楼,实则是写人,是写一个在革命转折关头沉稳执着,胸罗万象,长于哲理思辩,敢于继往开来的登临者。这个登临者不是别人,正是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也就是本词的作者毛泽东自己。通篇用“茫茫九派”的长江,和“沉沉一线”的京汉、粤汉铁路,用“锁大江”的龟、蛇二山,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崇高的形象。通读全篇,我们深深地感到词人的胸襟、气派、心力和心绪正在与斯楼斯景化为一体,成为耸立于我们心头的一座中流砥柱式的丰碑。从这个意义上说,崔颢的诗又怎能与之匹敌呢?由此也可以看出心理描写对于塑造革命的英雄形象是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的。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歌唱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个女英雄的光辉的形象。全诗可以分作四段。
  第一段,写木兰决心代父从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一声叹息接着一声叹息,木兰在对着窗户织布,却听不见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发出一阵阵的叹息。请问木兰啊你在想什么?你在回忆什么?木兰却回答说:我没有想什么,也没有回忆什么。由于人家问得很急切,木兰到底回答了人家的问话:昨夜看见征兵的帖子,可汗正在大量招兵,有很多的征兵名册,每本册子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我的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木兰也没有大哥,我愿意去买上马匹鞍子,从此代替父亲去出征。
  第二段,写木兰买好战马和装备以后奔赴前线行军作战的情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统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到东边的市场上买上骏马,到西边的市场上买上鞍鞯,到南边的市场买上辔头,到北边的市场买上长鞭。早上辞别爷娘出征去,傍晚露宿在黄河边,听不见爷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流水的“溅溅”声。早上辞别黄河去,傍晚到达了黑山头。听不见爷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从燕山传来的战马的“嘶嘶”的叫声。行军万里奔赴前线,像飞一样越过了重重的山岭。凛冽的北风传来了打更的声音,冷冷的月光照着我身上穿的铁制的战衣。很多将军都在战场上牺牲了,木兰却经过多年的战争凯旋归来了。
  第三段,写木兰凯旋归来后受到可汗的赏赐,但她不愿意做官,只想立即回家去: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卷,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愿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凯旋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廷里。对于将士们按功劳升迁,木兰被升迁了十多个等级,赏赐之物也有很多很多。可汗问木兰想要做什么样的官,只要她愿意,可以满足她的要求。木兰回答说:我不愿意做什么官,即使是尚书一类的大官,我也不愿意做,只希望借给我能日行千里的快马,送我回到我的家乡去。
  第四段,写木兰终于如愿以偿回到家乡恢复了女儿家的身份,并出门去看她的战友,战友们都很惊惶: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爷娘听说木兰回来了,互相搀扶着走出城廓来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窗户梳妆打扮;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磨快锋利的刀子去杀猪杀羊来招待她。木兰到了家里后,把房子的东边的门打开,坐在西边的床上。把打仗时候穿的战袍脱掉,穿上过去在家时穿的女儿衣裳。对着窗户把头发梳理好,在面上贴花涂黄进行化妆。化妆以后走出门去看望战时的伙伴,伙伴们都很惊惶。一起在部队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女人。把雄兔提起来,它的脚总是不停地扑腾,把雌兔提起来,它的眼睛总是迷缝着。让两只兔子一起在地上走,怎么能够分辨出哪一只是雄兔哪一只是雌兔呢?
  《木兰诗》是祖国诗歌史上的杰作,诗中塑造了一位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木兰本来天性善良,每天在家里辛辛苦苦地织布,但忽然有一天只看见她坐在织机旁,却听不見机杼的声音,只听見她一声接着一声的叹息。因此人家禁不住要问,木兰啊,你为什么要叹息?开头木兰不愿意讲出她的真实的思想,她为什么要叹息的原因。诗歌这样开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木兰到底是为何事而叹息?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了可汗大征兵的事情,她的父亲正好是可汗征兵的对象,这才是她叹息的重要的原因,也是她女扮男装代父出征的原因。她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坚决要去实行。于是诗中连续用了四个排比句写她到市场上去买上战马和装备,做好了出征前的一切的准备。诗歌铺排了她行军露宿的情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但对实际的战争过程却只一笔带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很多将军都战死了,说明战争是多么的残酷,激烈,也侧面烘托了木兰是如何的勇敢,如何的沉着机智,如何的坚韧不拔了。木兰为什么会是如此的勇敢?因为她对父母对祖国有着无限的爱心和献身精神,这正是她英雄品格的最大精神力量之源泉。同时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这一要素,从“不闻爷娘唤女声”到“木兰不愿尚书郎”,从“木兰当户织”到“着我旧时裳”,始终不失其为女性的特点,惟其如此,木兰的形象才是这么真实感人。同时我们还要想到木兰是一个女子,却女扮男装,尽管她立了大功,但在封建社会却是欺君之罪,如果可汗知道她是女人,不仅不会封赏她,甚至还会办她的罪,历史上很多的昏君就是这么做的。因此木兰只能辞官回家去,一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一则可以立即会见她的父母,这是她多年来的愿望。《木兰诗》还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歌的天然的特长:(1)铺排的叙述,此种手法用得最多,在诗中随处可见;(2)夸张的手法,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设问和象声的运用,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的设问和“唧唧复唧唧”的象声的运用;(4)悬念的提出,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个问题的提出当然引起了读者的悬念,不过这个悬念很快就解决了,因为紧接着就说:“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个悬念的解决也是全诗的核心,因为这首诗的中心就是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这些写作手法的灵活运用,对于渲染气氛,刻画性格,有着很好的效果。
  
  这三首诗词创造了不同时代的英雄形象:毛泽东的二首词创造的是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这样的英雄当然首先要保卫自己的祖国,使祖国不受外族的侵犯,但它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要解放全人类,因此他们自觉地把祖国的人民和全世界的人民联系在一起,把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重任;而《木兰诗》创造的是古代的英雄形象,他们的目的是保卫祖国,赶走外族侵略者,而诗中的主人公木兰却是一个特殊的人物,是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因此她在功成之后不愿意留在朝廷里做官,一心盼望着早早地回到家乡去,回到父母的身边去。因此从这三首诗词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英雄,这些英雄形象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我们在分析这些英雄形象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进行科学的分析,不要用今天的观点去要求古代的英雄。
  
  五、追求真挚的爱情
  
  《诗经?国风》里有很多反映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的诗,这里仅就其中的三首:《关雎》、《蒹葭》和《将仲子》谈谈思想内容和有关的美学原则。
  先看第一首《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一个青年男子爱上了一个窈窕淑女,他在朝思暮想,这个贤德淑慧的姑娘,实在是他的求之不得的好配偶啊。也许开头这个青年只在心里爱慕。但是这种爱慕之情却非常强烈,以致他晚上睡不着觉,长时间地在床上翻来覆去,这种相思之苦在折磨着他,也在激励着他。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以自己的特长,自己优秀的音乐天才去感化她。因此他弹起了琴瑟,敲起了钟鼓,去求得她的欢心,希望她能够像和谐鸣唱的关雎一样与自己成对成双。他的目的是否达到了呢?诗中没有说,看来他确实是达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嘛!
  
  再看第二首《蒹葭》:
  
  葭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回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苍苍,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表现了男主人公被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子所吸引,想要接近那个女子却又接近不了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思想感情。诗中突出地表现了女子天真活泼,又难以捉摸,当男子去追寻她时,她时而在水的上游,时而在水的下游,时而在水边,时而在水中,真好像玩迷藏一样,文笔生动形象,余味无穷。
  
  再看第三首《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诗中通过反复吟唱,表现了青年女子既深深地爱着仲子,又害怕父母、诸兄和别人的议论,真实地反映了她的矛盾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
  
  这三首诗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以青年男女自述的口吻,反映了男女之间的爱情。前二首是以男主人公的口吻讲述;后一首却是以女主人公的口吻讲述。但是不管讲述者是男是女,他们那种反对封建婚姻制度,追求恋爱婚姻自由的大胆的行动,是反对封建旧礼教的一声惊雷,是冲破黑暗势力的一道曙光。尽管《将仲子》的女主人公心里还有所顾虑,她害怕父母、诸兄和别人的议论,因而再三告诫她的恋人:无逾我里,无逾我墙,无逾我园。但是我们却不能据此认为这个女子太胆小,不坚强。要知道在那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得比罐头还要严密的黑暗的社会里,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是无时无刻不在腐蚀着人们的心灵,束缚着人们的行动。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个女子尽管有所顾忌,她还是深深地爱着她的仲子。这种爱情本身就是一种反抗的行为,是对旧礼教的挑战。
  就美学上分析,这三首诗都达到了美的境界。
  首先是它的形象性:《关雎》女子的形象是窈窕的,这是外形的美,这是给青年男子的第一印象;而且她的内心也是美的,称为淑女,说明她是品德高尚而贤慧的。唯其如此,这个青年才是如此执着地爱恋着她。《蒹葭》的女子比起《关雎》中的女子就更有风韵,你看她是那样的天真活泼,那样的富有朝气:她明明在上游,当青年溯洄从之去上游时,她却到了下游;当青年溯游从之去下游时,她却到了水的中央,而且她一下子又到了水边的高崖上;当青年不顾道阻且跻,逆流而上去追寻她时,她却又神鬼不测地去到了下游的水中高地,而且一下子又到了水边的崖岸上;当青年不顾道路的艰难和迂回曲折再一次逆流而上去追寻她时,她却又到了下游的小洲上。总之青年费尽了力气却没有追到。但是妙就妙在没有追到,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少女游戏的动态图。通过这幅优美的图画,给人的视觉印象是,这个天真活泼而又俏皮幽默的姑娘,她怀着对爱情的珍视,对心爱的人儿的试探的心理而故意和他嬉耍。然而越是这样越是使这首诗富于感染的力量。这是美的形象诉诸人的情感,使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使人读了久久不忘。《将仲子》里的女子不同于《蒹葭》的女子,她不是那样俏皮,而是沉着稳重,顾虑重重,尽管她爱情似火,却又极力压下这种爱情之火,多方告诫她的恋人,不要有越轨的行动。这是一种具有沉着稳重的性格和内心美的姑娘。
  其次是它在章节上有规律的反复:这是《诗经》上很多诗的一个共同的特点,这种有规律的反复形成了节奏,它加强了感情的表达,也使读者加深了印象。
  这三首诗在所用描写手段方面各有特色:第一首着重心理描写,第二首着重行动描写,而第三首则是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兼而有之。这几种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创造了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总之这三首诗反映了在封建时代,青年男女冲破旧礼教的束缚,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美好的愿望和大胆的行动。因此它所创造出来的形象完全符合艺术美的要求。而艺术美是能够征服人心鼓舞人心从而达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目的。这就是这三首诗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六、思念丈夫或情人的妇女
  
  《诗经?卫风》的《伯兮》和《诗经?王风》的《君子于役》和汉代无名氏诗人的《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和《涉江采芙蓉》都是写妇女怀念丈夫或情人的诗。
  《诗经》的二首是写妇人怀念久役于外的丈夫。先看第一首《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这首诗是以妇人自述的口吻讲述她对于丈夫出征的骄傲和思念之情。首先她认为丈夫是有本事的人,是国家的杰出人才,他武艺高强,为了国家和国王,他在前面冲锋陷阵,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自从丈夫出去以后,她就无心梳妆打扮,甚至连头发都没有梳,使得头上的乱发如飞散的蓬草。她这种不加修饰的样子,难道是因为没有面膏、发油之类吗?否!面膏、发油是有的,但是丈夫不在家里,梳妆打扮又取悦于谁呢?有人说,下雨啊,下雨啊,偏偏不下雨,而是太阳出来了;这个妇人也是如此,她盼望她的丈夫及早回来,回来啊,回来啊,他却偏偏不回来!她想念她的丈夫啊,即使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她这种忧愁太深了,要怎样才能忘却呢?也许得到了忘忧草,把它种在庭院里,看到忘忧草,就会忘记忧愁了吧!可是由于她的思念太深了,就是看到忘忧草,又有什么用呢?她的这种忧愁又怎么忘记得了呢?相反地这种忧愁却越来越深,她原来只是心痛,后来却因为心痛而得了重病;可是她的丈夫还是没有回来!
  这首诗表现了妇人对于丈夫的深厚的感情和复杂的心情。起先对于国王征发她的丈夫出征感到骄傲,她认为丈夫是有本事的人,能够到前线去与敌人战斗,冲锋陷阵,建立功勋,将由此得到国家的重用,今后的前程一定能够飞黄腾达。但是丈夫出去以后,她就觉得非常空虚,以致无心梳妆打扮,她因思念丈夫而天天盼望他及早归来。盼啊,盼啊,丈夫还是没有回来。她终于因思念丈夫而得了重病。本诗以妇人自述的口吻反映了她的复杂的心情,也客观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由于战事的频繁,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造成这种悲剧的责任应该由谁来负呢?当然是那些反动统治者。
  再看第二首《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首诗也是以妇人自述的口吻讲述她对于出外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这种服役不知是兵役还是劳役,总之丈夫出外服役已经很久的时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归期?妇人看到鸡进埘里栖息了,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太阳下山了,在原野上放牧的牛羊都回来了,可是她的丈夫仍然在外服役没有回来,叫她怎么不思念呢!
  这种思念之情一直没有停息,因此她反复地讲述:她的丈夫在外服役,没有一个确定的期限。鸡在鸡圈里栖息了,太阳下山了,羊牛从牧地上回来了。可是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没有回来。她只能遥遥地向他祝福,但愿她的丈夫在外无饥无渴,平平安安。
  这首诗里的妇人与前一首诗里的妇人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点。相同的是,她们都非常怀念她们的丈夫,希望及早见到自己的丈夫,因此盼望他们及早归来,与丈夫一起团聚;不同的是,《伯兮》一首的妇人是以她的丈夫能够去出征为骄傲,她盼望她的丈夫能够飞黄腾达,但她又因为长久没有见到丈夫而忧愁苦闷,甚至得了重病;由此看来,她的心情是矛盾的。而《君子于役》一首里的妇人思想却比较单纯,她并没有幻想过要她的丈夫去建功立业,并不认为去服役是一种什么光荣的事,更没有想到要以此去炫耀,她只是为她的丈夫在外服役的时间太久而担心,而忧虑,如果要她放下这种思念之情是不可想象的事。“如之何勿思!”真实地表现了她的心情,也由此不露声色地发抒了对于统治者的不满!
  这两首诗都用了比兴的手法,第一首,“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用人家说下雨啊,下雨啊,偏偏太阳出来了,比喻这个妇人盼望她的丈夫快回来,快回来,她的丈夫却偏偏不回来。她的丈夫服役去了,她就没有心思梳妆打扮,“首如飞蓬”比喻得多么形象,多么生动,从她这种形象可以想见她的心情,她对她的丈夫爱得是如此的深,只有丈夫在家里,她才修饰以取悦于她的丈夫,丈夫不在家里了,她就无心修饰。岂止是不修饰,她甚至天天忧愁,因忧愁而心痛,而得病,于是想到要得到忘忧草才好,有了忘忧草,把它种到后庭里,天天看着它,也许能够忘忧了吧!但是由于她的忧愁太深了,她即使得到了忘忧草,又怎么能够忘忧呢?她心里明白,丈夫不回来,她的忧愁是无法解脱的,不仅不能忘忧,相反她的心情更苦恼了,她的病也更重了。诗人就是这样用比兴的手法,形象化地表现了她的复杂的心情。第二首,用“鸡栖于埘”,“羊牛下来”起兴,以引出她对丈夫的思念,同时也是发抒了对于反动统治者只知无休止地要人民服役却不管人民的死活的怨恨的思想感情。两首诗对人物的心理都描写得非常细腻,表现了人物的深厚的感情,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古诗《行行重行行》则是写对女子怀念远在异乡的情人: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里余,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以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我送走我的情人,送了一程又一程,与他活生生地离别。彼此相距万多里路程,各人在天的另一方。道路艰险而又漫长,想要会面哪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情人啊,你难道没有想到:由于怀恋着故乡,“胡马”(北方胡人的马)虽然到了南方仍然依恋着北风;“越鸟”(南方的鸟儿)飞到北方以后在树上做巢也总是选择南向的枝头。难道人的感情却连“胡马”和“越鸟”都不如吗?我和你彼此相距一天远似一天,由于思念你啊,我的身体日渐消瘦,衣服与腰带一天比一天地宽松了;难道真像那天上的浮云遮蔽了太阳,在外的游子啊,你真的不想回到家乡来?你是否知道:我思念您啊,使我人都衰老了,不知不觉又是年关到了,你为什么还不回来?最后两句是诗人客观的评述:看来盼望情人归来的希望是落空了,于是她只得宽慰自己,快别提起怀人的事了,还是自己多吃一点饭保重身体吧!
  
  古诗《涉江采芙蓉》是女子思念游子的诗。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首诗同样是以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我到江河里采摘荷花,到长有兰草的低湿之地采摘香草。采取荷花和香草想要送给谁呢?要送给那在远方的我所思念的情人。请你回过头来望着故乡啊,你不感觉路途遥远,漫无边际!我和他两人虽然同心合意却分居两地,我整天为你忧愁、悲伤没有个完,如果你还回来啊,也许我将要被这种忧伤活活地折磨直至死去!
  
  这两首古诗着重在行动和心理描写:前首中的女子送别情人时送了一程又一程,正是这种依依相送的行动反映了她的难分难舍的心情;后首中的女子则是在和情人分别以后彼此相隔天涯,她就到江河里去采摘荷花,到低洼之地去采摘香草,准备送给她的情人,但是她和情人相隔那么远,又怎么能够送得到呢?由此怨愤之情脱口而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离居”呢?是兵役?是劳役?还是为了生计而奔波?但不管如何,女子却因为离居而苦恼而忧伤,她对情人的思念是一时也没有消停的,如果情人一直不回来,也许她真的会因忧伤而死去!这样的感情,这样的诗篇难道还不感人吗?
  
  七、封建时代的爱情悲剧
  
  《诗经?卫风》的《氓》,屈原《九歌》的《山鬼》,南北朝时无名氏的《孔雀东南飞》以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都反映了封建社会爱情的悲剧。
  《氓》通过一个爱情悲剧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苦难的命运,不仅是对薄悻的男子,而且是对整个男权社会的控诉。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吻,叙述了她婚后的遭遇,诉说了他被遗弃以后的痛苦的心情,对丈夫的负心表现深刻的恨,对自己的错误恋爱表现无限的悔。但是,她是一个刚强的女性,尽管悔恨交加,却并不徘徊留恋,表现了对奴役和压迫她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蔑视的思想感情: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来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以上三章,写恋爱的经过和新婚的欢乐。诗一开头,氓是以忠厚老实的样子出场的:她抱着布帛来和姑娘交换蚕丝。但是姑娘心里明白,他哪里是来交换蚕丝?他是来和她商量婚事。由此可见,他和姑娘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了,而是早就有了感情。但是,在封建社会里,婚姻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的。青年男女们即使通破了旧礼教的束缚,建立了真正的爱情,也必须通过媒人的“说合”,否则就会被视作非法。所以尽管姑娘倾心于他,也因为没有“良媒”而不能成就婚事。可姑娘的感情是热烈而真诚的,她依依不舍地送走她的恋人,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他涉过淇水,到达顿丘,并且再三请求他不要发怒。我们可以想像,姑娘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内心是何等的矛盾。最后她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决定以秋天作为婚期。这是何等大胆的行动,这是对旧礼教的挑战!
  恋人走了以后怎么办呢?姑娘日盼夜盼,盼望着她的恋人及早归来。她禁不住登上毁坏了的城墙,眺望着恋人居住的方向。山重重,雾茫茫,她看不到复关,看不到恋人,心情忧郁,涕泪交流。但是他并不失望,还是一次又一次地登上城墙,她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自由地结合。果然不出所料,她到底盼来了她的恋人。她一看到他,就立即迎了上去。这时候,她忘记了痛苦,忘记了忧伤,又说又笑,尽情欢乐。原来她的恋人已经卜筮占卦,没有什么不吉利的征象。姑娘清理好嫁装,坐上了迎亲的车子,高高兴兴地去到爱人的家。“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善良、美丽而又多情的姑娘啊,愿你的爱情之花常开。
  新婚燕尔,姑娘年青貌美,丈夫也情深意笃,双方沉醉在爱情之中。但是斑鸠啊,你不要贪吃桑葚;姑娘啊,你不要沉醉于爱情。因为男子沉醉于爱情,想要解脱就可以解脱;可是女子情深意痴,一旦沉醉于爱情,想要解脱也解脱不了。这几句虽是比喻,但含有警告的意味,即警告多情的女孩子们,不要沉醉于爱情而不能自拔。因此这一章一方面极力描写姑娘忠于爱情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爱情悲剧伏笔,使得前后两部分衔接自然。
  第二部分,即后面三章,写爱情的悲剧: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俎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先前是那样年轻貌美的姑娘,嫁过来以后,由于长期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渐渐地容貌衰老,好像桑叶枯萎而陨落,终至被丈夫遗弃而遣回娘家。在回家的路上,淇水浩大的水势,隧风掀起的波浪,打湿了她的车围子。丈夫的遗弃,爱情的幻灭,使得女子反躬自省,可是自己并没有什么过错。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男子的行为没有定准。在封建社会里,妇女被压在最底层,她们根本没有人身自由,只能被男子当成玩物,玩够了以后,就会无情地将她遗弃。因此当诗中的女子年青貌美的时候,这个男子就装出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来骗取她的爱情;但是一旦这个女子容颜衰老之日,即是爱情毁灭之时。
  结婚以后,女子辛勤地劳动,起早贪黑,没有片刻的闲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哪一天不是一样。但是,男人的目的不过是玩弄女性,一旦如愿以偿,就撕下了她的伪装,露出凶残的本相。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是何等命薄!这个女子被遗弃以后,连她自己的兄弟也不同情,竟然哈哈大笑。因此她静下来思前想后,对于过去的一切,她自己也感到啼笑皆非,她竟是这样的幼稚,这样的无知,竟然如此痴情,如此轻信男子的花言巧语。现在只落得悔恨交加,愁肠寸断。
  爱情的悲剧降临到了她的头上,她沉痛地回忆起过去的恋爱经过:早在童年时代,他们就青梅竹马,彼此发誓,要忠于爱情,要白头偕老,那诚信的誓言,现在还在耳边回响。那时候天真而纯洁的姑娘,怎会想到自己所倾心爱慕的情侣竟会把那诚信的誓言忘记得一干二净!面对这种冷酷的现实,这个被欺骗被玩弄的女性终于觉醒了:淇水尚且有岸,低洼的湿地尚且有边,可是自己的负心的丈夫却行为放荡,根本没有回头的希望,因此对于青年时期那种所谓甜蜜的爱情生活,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想起来徒然使人感到羞辱,感到悔恨。还是不要去想它了吧,既然男子已经违背了誓言,过去的就让它永远过去了吧!
  从全诗看,诗人以沉痛的笔调,以女人公自述的口吻,一方面细致而逼真地描写了女主人公纯洁、善良而又多情的本质,同时也表现了他敢于冲破旧礼教的束缚,争取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但在被丈夫遗弃以后却能冷眼对待现实的刚强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却无情地鞭挞了那个伪装忠厚老实,用以骗取女主人公的爱情,而在达到了他的可耻的目的以后,竟然无情地虚待他,遗弃她,致使她终生遗恨的那个男子--氓。本诗对氓的鞭挞,实际上是对于罪恶的社会制度的控诉,对于被压迫被侮辱的女性的同情。因此本诗所反映的弃妇那种悔恨交加的爱情悲剧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本诗在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的时候,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第一、二章,写了姑娘和氓的交往,写了姑娘冲破旧礼教的束缚,送氓涉过淇水,至于顿丘,并私订婚期;还写了氓回去以后,姑娘由于急盼与氓见面,急盼氓来迎亲的心理驱使,竟急不可捺地登上那毁坏了的城墙。“乘彼垝垣”这种富有特征意义的行动描写,充分表现了女主人公那种敢于与旧礼教决裂的思想感情。因此对于她那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的公开的感情流露和大胆行动,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第三章,用斑鸠不要贪吃桑葚来警戒女子不要沉醉于爱情。这里主要是心理描写,“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这是在接受了沉痛的教训以后的反思;“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则是对自己,对氓的行为进行了反复的对照检查之后得出的结论。这里有深刻的自我反省,有对遗弃她的薄情的男子的谴责。第四、五章写她被丈夫遗弃以后却能冷眼对待现实,终于对过去的错误恋爱进行反思并决绝的刚强的性格。最后一章,在回顾了她的恋爱经过以后,一方面表现了她的矛盾的思想感情:在男子变心以后,她也想过苟且过此一生,以达到白头“偕老”,但是冷酷的现实又使她感到“老使我怨”。她从现实回想过去,过去是那样美好,但是她很快就从“美好”的虚幻中清醒过来,原来现实却是这么冷酷无情,她再也不能寄托幻想,她要正视现实,终于发出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决绝的誓言。由此看来,女主人公的内心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这种矛盾和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息过。由于诗人成功地进行了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女主人公敢于冲破旧礼教的束缚,争取婚姻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大胆行为以及复杂的矛盾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
  
  屈原的《山鬼》是《九歌》中的一首,是一首祭山神的诗。这个山神是个女性。屈原在这首诗里成功地塑造了山鬼的艺术形象,满怀热情地歌颂了她忠于爱情、纯洁、善良的优秀品质。她既有神的气质,又有人的性格。但是归根到底是一个真正的人的形象,一个美丽动人的少女的形象。
  诗一开始,山鬼就以她美丽的容颜和独特的风韵吸引着读者: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吾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这个山鬼,她住在山窝窝里,也就是住在始终见不到天日的竹林深处。她身上披着薜荔做的衣服,腰上系着女萝做的带子,乘坐着赤豹驾驶的用辛夷做的车子,车上桂枝旗迎风招展,后面还跟从着毛色有花纹的野猫。诗人在这里对山鬼进行的肖像描写,令人感到她确实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是一个神,一个美丽的女神。这种神的特点不仅表现在用薜荔做衣服,用女萝做带子,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用赤豹驾车子。这种凶猛的野兽,在女神面前竟是这样的驯服。但她同时又有人的特点:她那传情的眼神和宜笑的口齿,她那美丽的容颜和高尚的情操,使得人们一见倾倒,当然也就得到了她的意中人的爱慕。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一个纯洁天真的少女形象终于站立在读者面前,她不是神,也不是鬼,她分明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真正的人,她有人的性格,有人的思想,有人的感情。看吧,她是那样多情,又是那么倾心,在赴约会之前既尽情地打扮自己,又采折着香花秀草准备送给她的情人。她走出了竹林深处,尽管路途险阻,行步艰难,终于克服了重重的困难,来到了约会的地点。紧接着写山鬼和意中人会见的情景: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她不畏艰难险阻,登上了高山之巅,云在脚下飘忽,心似浪涛翻滚:她来迟了,害得她的情人久等,她心里感到不安。但是一与情人相见,又是何等的兴奋,真有千种情思,万种离愁,尽情倾诉……渐渐地天色阴暗下来,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但是她与情人难舍难分,任凭着风吹浪打,竟然忘记归去。美丽的青春啊,火一样的爱情,她完全沉浸在情海之中。故事逐渐展开,情节逐渐发展,至此已经达到高潮。光阴似箭,春去秋来,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的容颜也渐渐地老了,年岁已经迟暮,谁能使她再年青呢?看来在过去的所谓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之中,悲剧正在暗暗地向前发展,这种悲剧就是伴随着“岁既晏”而来的。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在封建社会里,女人没有人身的自由,女人总是被人当成玩物。因此在“既含睇兮又宜笑”的时候,自然会有人爱慕她“善窈窕”,一见钟情,海誓山盟。纯洁的少女怎会想到悲剧会伴随着“岁既晏”而来呢?又怎会想到自己将会有被遗弃的一天!因此“岁既晏”一句,既揭示了悲剧产生的原因,又在诗的结构上起着过渡的作用。
  上面是诗的第一部分,写山鬼的爱情生活,以下转入爱情悲剧: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蒙蒙,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负心的公子再不见了,可痴情的山鬼却还是一如既往,在乱石堆积,葛草蔓延的山间,历尽千辛万苦,为情人采折一年开花三次的灵芝草。这是多么痴情的女性,她的爱情之火仍在燃烧,她在日盼夜盼,盼望着她的情人及早归来。可是现在实却是这么冷酷无情,她的情人再也不见面了。真诚而纯洁的山鬼啊,尽管对不赴约会的公子有所抱怨,却又自作多情,为对方解怨:你思念着我,可是抽不出一点时间来和我相会。
  为了寻找情人,她到处奔波,渴了饮石泉水,累了在松柏树下休憩一会。读到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像杜若一样芳磬的女性被遗弃以后的泪珠滚滚的愁容,似乎听到了她那卜卜地跳动着的心声:“君思我兮然疑作。”惨痛的现实唤起了山鬼的觉醒,回顾过去的海誓山盟终于禁不住要问:你是否想念我呢?我既相信,又产生怀疑。雷声隆隆,大雨倾盆,树木萧萧,猿狖哀鸣,凄冷阴森的漫长的黑夜啊,对于怀着相思之苦的女性来说,是何等可怕!此时,纯洁而多情的山鬼,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既然公子已经变心,我思念他还不是自找忧愁!
  伟大的诗人屈原在这里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可爱可怜的女性典型:她纯洁善良,美丽而又多情,她对爱情始终如一,即使在公子不再归来的情况下,还在为对方解怨,痴情地等待着他,盼望着他。
  主题是深刻的,形象是逼真的,而且诗人的描写手段也是多样的。首先,它无情地揭露了黑暗社会的丑恶本质,妇女被压在社会的底层,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爱情婚姻的自由。即使有些女性通过个人奋斗,挣脱了旧礼教的枷锁,与自己理想的对象建立了爱情,但是这种爱情是不长久的,或则要被黑暗势力所摧毁,最终只能以生命来殉情,以表达自己对黑暗势力的反抗;或则要被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男子所玩弄,当她处于青春妙龄时,自然会得到男子的欢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不是与日俱增,相反却是逐渐疏远,而当这个男子一旦有了新欢,她就要被无情地遗弃,以致终生遗恨!前者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虽然他们死后化蝶、化鸳鸯成对成双,但是,这只不过是人们对悲剧主人公的同情和对于理想的一种追求;后者如《诗经?氓》中的弃妇以及本篇中的山鬼的爱情悲剧就是如此。其次,它赋予了山鬼人的性格,人的思想感情:“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她像普通人一样感到行步的艰难,劳动的辛酸;而且也像普通人一样,“岁既晏兮孰华予?”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容颜衰老,终至被负心的汉子所遗弃而痛苦忧愁。再次,诗人不仅描写了她的美丽的肖像,还描写了她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大胆的行动,还描写了她细致的心理活动和忠于爱情的思想感情。由于诗人调动了多种描写手段,因而使得这个爱情幻灭的山鬼,形象非常丰满,性格也非常突出。
  

作者声明

B 级授权: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湖南作家网发表此作品,并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 经湖南作家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