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Tags:
0

宋末词人蒋捷的这首《梅花引》,表现了他乘船阻雪于荆溪(在今江苏南部)时的惆怅情怀。词中以悠扬的节奏、活泼的笔调,在冷清的画面上,织进了热烈的回忆和洒脱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个清妍潇洒的艺术境界。吟诵起来,给人的感受,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随想曲,它即兴抒情,旋律自由又富于幻想。

1原文

梅花引

阅读全文——共3760字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Tags:
0

明冯小青《题牡丹亭》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阅读全文——共5777字

冷雨凄风不可听,乍分离处最伤情。——京韵大鼓《探晴雯》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品读红楼,Tags:
0

原词:

冷雨凄风不可听,乍分离处最伤情。钏松怎担重添病,腰瘦何堪再减容。怕别无端成两地,寻芳除是卜他生。

只因为王夫人怒追春囊袋,惹出来宝玉探晴雯,痴心的相公啊,他们二人的双感情。自从那晴雯离了那怡红院,宝玉他每每的痴苶他似中颠疯。无故地自言自语常叹气,忽然间问他十声九不哼。有一时袭人麝月频相劝,他不过点点头儿哼一声。他想着我房中除却了晴雯女,别的人似玉磐儿碰着瓦缶儿鸣。痴公子一腔郁闷出房去,低头儿离了怡红小院中。信步儿走出了角门儿外,瞧见个老妈问了一声。宝玉说你可知晴雯她在何处住?那婆子说你就从此处往南行。痴公子并不回言扬长就走,见个小院儿房门上挂的本是布帘栊。宝玉潜身把屋进,迎面儿香炉紧靠着后窗棂。瓷壶儿放在了炉台儿上,茶瓯儿摆置就在碗架儿中。内间儿油灯儿藏在了琴桌儿下,铜镜儿梳头匣儿还有旧胆瓶。小炕儿带病的佳人斜玉体,搭盖着她那半新不旧的被红绫。面庞儿桃花初放红似火。他那乌云儿这不未冠横簪发乱蓬。小枕儿轻轻斜倚蛮腰儿后,绣鞋儿一双紧靠着炕沿儿扔。柔气儿隐隐噎声把脖项儿堵,她那病身儿这不辗转轻翻说骨节儿疼。猛听得颤巍巍的声音叫声嫂嫂,你把那壶内的茶儿,递给我半盅,我这心里头似个火烘。

阅读全文——共1858字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斯人不堪怜。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随笔杂谈,Tags:
0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斯人不堪怜。

邀酒摧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

钗头凤斜卿有泪,荼蘼花了我无缘。

阅读全文——共564字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Tags: ,
0

这两句经典诗句是白居易与元稹的和诗,彼此诉说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元稹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遭败谪任通州(今达州)司马,迄今已1194年。元和四年,元稹任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委书记或监察部长,由于他性锋锐,刚正不阿,疾恶如仇,敢查贪赃枉法的大案要案,接连劾奏已故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私加税收以及涂山甫等八十八综冤案,遂招致奸党谗毁,被唐宪宗召回长安,责令他分务东台。元稹锐气不减,又接连奏浙西观察使韩皋杖杀湖州安吉县令孙懈等,引起宦官当权者的嫉恨,昏庸的唐宪宗不问青红皂白,将他贬谪到江陵府作士曹参军,元和十年贬至通州任司马。“司马”一职大家早有耳闻,有白居易“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广为流传。司马在刺史、别驾、长史之下,差不多是一个只穿青格掌管军事的副职、闲官。

阅读全文——共1034字

是谁多事种芭蕉? 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随笔杂谈
0

李笠翁写过两篇关于他的两妾的文章,这两妾

都善唱歌,是他亲自训练起来的。

(甲)秋芙

阅读全文——共1039字

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Tags: , ,
0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宋代 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阅读全文——共8449字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Tags: ,
0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阅读全文——共762字

不为傍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随笔杂谈
0

在《莺莺传》中,虽然没有老夫人的干扰破坏,但莺莺和张生这份情缘还是没有什么结果。张生到京城求取功名,后来就和莺莺断绝了关系。一年多后,张生娶妻,崔莺莺也嫁了别人。张生没羞没耻,还到莺莺夫家,以莺莺表兄的名义(这倒不是冒充的)想见莺莺一面,但莺莺坚决不见他,回了他这样一首诗:

卷800_10 【寄诗(一作绝微之)】崔莺莺

自从销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傍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阅读全文——共1512字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随笔杂谈
0

晚上看一本期刊,读到唐朝元稹的诗。《遣悲怀》中有一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一直以为“贫贱夫妻百事哀”是俗语中的,原来是唐诗。

《遣悲怀》一共有三道,这句出自第二首。是元稹为他去世的夫人填写的。读完《遣悲怀》再去读苏轼有名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我更喜欢元稹的《遣悲怀》,元稹的文采自然比不上苏轼,词藻也没有苏轼华丽,喜欢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元稹与夫人韦丛是贫贱夫妻吧。

元稹少年家贫,二十四岁时才科考及第,初入仕途,太子少保韦夏卿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元稹。很多资料说,韦夏卿很赏识元稹。但科考及第不见得势头矫健,依元稹后七年在朝堂上的默默无闻来看,彼时,他应当是不被众人看好。韦夏卿将韦丛嫁给元稹当别有原因。

阅读全文——共13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