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竹清松瘦 目录 诗词相关,Tags:
0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译文] 天下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做,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做,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出典] 清 彭端淑《为学》
原文:为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为学:做学问,求学。2.资:天资,资质。3.昏:头脑迷糊。4.逮:到,及。5.材:才能。6.庸:平凡,平庸。7.旦旦:天天;每天。8.怠:懒惰,松懈。9.倍:超过。10.屏弃:摒弃,舍弃。11.圣人:指孔子。12.道:思想,言论。13.卒:终于,最终。14.鲁:原意迟钝,这里指曾参。相传曾参把孔子的学问传给子思,子思又传给了孟子。15.用:用处,功用。16.岂:难道。17.常:不变的,固定的。18.鄙:边远的地方;边境。19.语:读四声,告诉。20.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属浙江省舟山群岛)。21.何如:如何,怎么样?这里是商量的语气。22.钵:佛教徒盛饭的用具。23.买:花钱雇用。下:南下,沿着长江往下游走。24.越,到,同“及”。越明年:到了第二年。25.惭色:惭愧的面色。26.去:距离。27.顾:还,反而,难道。28.焉:加强语气的助词。29.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30.恃:凭借,依靠。31.买舟:雇船。32.以:相当于“把”、“拿”、“将”。33.犹:还,尚且。
天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做,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做,容易的事也变困难了。人们求学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学,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学,容易的事也变困难了。
我天资愚钝比不上别人(聪明);我才能平庸比不上别人(有学问)。(但是)(我)天天学习,长久(坚持)不懈怠,等到成功了,(我)也就不知道那些愚钝和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他人;我才学敏捷超过别他人;(假如)(我)摒弃(我的聪明敏捷)不用,那与愚钝的人和平庸的人没有不同了。孔圣人的学说,最终由迟钝的人(指曾参)才传播下来的。(从这些来看)那么愚笨平庸聪明敏捷的作用,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告诉富和尚:“我要去南海,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着什么去呀?”
穷和尚说:“我有一个盛水的瓶子和一个盛饭的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雇船沿着长江往下游走,还没去成呢。你凭着什么去呀?”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事情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西边的蜀地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啊。有钱的和尚不能到,没有钱的和尚却可以到达。人们要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和尚吗?
所以聪明和才能,既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自己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昏昧和平庸,可以限制人又不可以限制人;不被自己的昏昧和平庸限制,而不知疲倦、努力学习的人,会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彭端淑(约1699一约1779年),男,字乐斋,号仪一,四川丹棱人。他是清代四川的著名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在为官期间,虽力求进取,决心兴利除弊,上报朝廷,下慰民望,不愿碌碌终此一生。但是,当时的清王朝已进。人极为兴盛的乾隆时代,经济文化也出现了相当繁荣的兴旺景象,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日益尖锐复杂了起来。彭端淑在多年的为官生涯中,看到了清王朝表面繁荣下面民生维艰的社会现实,官场中的明争暗斗,最高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因而内心逐渐滋生了一种愤懑和惆怅之情,消极避世的隐追思想也逐渐地发展了起来。他在一次监督运送大十去粤西的归途中,失足落水,虽幸免于死,但却认为这是大难即将临头的预兆。他仰天长叹:“人于宦途不满意,辄以咎人,此谁挤之者!今不葬鱼腹,天于我厚矣,复何望焉。”即由广东辞官归蜀。
彭端淑在五十岁以前,主要是致力于八股和古文。尽管他在古文方面“学之可为至笃”,然而在清廷专制统治和“文字狱”的压力下,他是不敢也不可能“妄有所作”的;而束缚思想的八股文也妨碍了他在文学上的发展。直到近五十岁时,他的一些作品才表现出激越奋进。深沉稳健的倾向,给人以鼓舞和教益。
《为学》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本是彭端淑为勉励他的子侄辈努力学习而写的,劝诫晚辈立志求学,勤奋努力。《为学》阐述“事在人为”的道理,告诉人们无论做事还是求学,难易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关键是在于是否“为”。这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陈其理,而是通过讲故事,做形象类比的方式讲道理。
文章可以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揭示难易转化的关键在于“为”或“不为”。
文章从“天下事”写起,“为学”是“天下事”之一,自然引到“人之为学”。
同时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难”、“易”相互转化的关键,强调了“为学”取得成就的关键在于主观的努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开头用两个设问句,引发读者思考。
第二部分
这部分用一个小故事说明外在条件是次要的,关键在于是否“为”。
作者不举与“为学”有直接关系的事例,而是用“蜀鄙”贫富二僧“欲之南海”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述自己的观点,让后辈自己去领悟故事所蕴涵的道理,体现作者的循循善诱。
文章先用“鄙”点出了二僧住于四川的边远地区。边远偏僻、交通闭塞,要到千里之外的“南海”普陀山,的确相当困难。然后“贫”、“富”对举,表明二僧的物质条件截然不同。然后以二僧的对话突出二僧物质条件的悬殊和主观态度的不同,从而体现了主观努力的作用。
贫者问富者:“吾欲之南海,何如?”富和尚开始使用疑问句——“子何恃而往?”表示富和尚极大的怀疑。“恃”字表明富和尚强调外在条件。贫者的回答是:“吾一瓶一钵足矣。”两个“一”字,表现了他对物质条件要求之低;一个“足”字,表现出贫和尚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
富者说“数年来欲买舟而下”,“数年”、“买舟”表现富者计划去南海的时间长,条件充足。而“犹未能也”的“犹”字,揭示富者外在条件的充分。第二次的“子何恃而往!”是感叹句,与第一句不同,表明富者对贫者的嘲讽。
然而,富和尚条件优裕,由于没有坚定的志向和实际的行动,依旧没有去成南海,而贫和尚只凭一瓶一钵就实现了南海朝觐的愿望,是由于他有坚定的志向,并能付之于行动。
鄙二僧这个故事,虽与“为学”没有直接关联,但却论证了“为之则易,不为则难”,“学则易,不学则难”的观点。通过两个和尚的类比,生动形象讲述道理:“为学”关键在于“立志”,更在于行动。
第三部分(第7节)从故事引出结论,揭示出“立志”与“为学”的关系,点明中心论点。
用反问句点明故事的结论——“为学”贵在立志,贵在行动。告诫人们只有勇于实践、发奋努力、持之以恒,才能化难为易,实现目标。
全篇文气活泼,叙事生动,比喻浅显,语言流畅,有较强的哲理性。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寥寥数语,却阐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即:凡事要付诸行动。任何远大的理想、宏伟的计划和美好的愿望,如果没有实际的行动,那只能是空中阁楼,水中之月。
成功的基础,在于一个“敢”字和一个“干”字。敢,代表的是一种无所畏惧的气概和坚定的信念;干,则是把想法和愿望付诸于行动。二者不可或缺。
我欣赏这样一句话:“风景其实在任何高度都可以美丽, 人生其实在任何位置都会有奇迹!!”
任何高度都有风景,只在于你是否有将自己置身于风景之外;任何道路都会走向成功,只在于你是否有坚定踏实的步伐。
不必盲目地去崇拜任何人,其实,最值得崇拜的,正是你自己!
新观点:
假如仅以“欲之南海”为目的,那么毫无疑问,贫僧比富僧完成任务的效率要高得多。但贫僧所有的收获,不过是他一个人辛辛苦苦地去了趟南海而已。随着这一任务的完成,他投入的努力所带来的回报也就结束了。他要想再去南海,只能再受一次徒步化缘的苦。等到他年老体衰、无力远行时,就只能望洋兴叹了。要是别人想去南海,他除了凭自己的经验介绍一下旅行路线、风土人情、化缘诀窍外,恐怕也提供不了更大的帮助。而等到富僧攒够了钱买了船,他不但可以随时去南海,还可以邀上其他无力单独去南海的人一同前往。除了去南海,他的船还可以派上别的用场,无论运人、送货、抢险救灾,对人对己都大有好处。即使国家宗教政策或社会风俗发生了重大变迁,和尚当不下去了,富僧也可以靠经营船运业务为生。——由此可见,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方案,未必是长期收益最大的方案。
这篇文章毕竟是写于封建时代,难免带有自然经济的烙印。好在所说的事不过是去趟南海,尚是个人凭借肉体和意志可以完成的任务。在当今这个经济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贫僧思想的局限性就更加明显。试想假如是去月球呢?除了积累资金技术造火箭飞船的“富僧路线”以外,还能有别的办法吗?贫僧这种思想,只着眼于用现有资源满足眼前需求,不屑于为未来的发展进行投入,不考虑怎样壮大自己的实力,更不去预见可能到来的新的挑战和机遇。既然数手指头能解决问题,就用不着算盘;算盘能算的题,何必用计算器;计算器勉强够用了,要电脑干什么……历史要是按这个思路发展,人类至今还停留在数手指头的阶段。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不仅仅限于“吃苦耐劳”这一种方式。总有一些道德家鄙视财富,否定经济利益,忽视物质力量,声称“要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人的因素本没有错,他们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物”与“人”的关系。一切物质财富都凝聚了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善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人服务,善于积累劳动成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财富的多寡、技术的高低,难道和人的努力、和人的素质毫不相关吗?富僧想买舟南下,并不是消极懈怠,又何必“有惭色”呢?
文章中的这个故事,不知是作者自己所编还是引于他处。佛教中有“小乘”与“大乘”两种思想。“小乘”讲自我解脱,“大乘”讲普渡众生。故事中说到了僧和船,是不是有某种喻示呢?作者想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他自己的观点,可惜他只做了浅层的解释。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