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皓月空凝碧

竹清松瘦 目录 随笔杂谈
0

  自小,我就十分喜欢《水浒传》,对“武松杀虎”、“李逵遇李鬼”、“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林冲雪夜上梁山”、“杨志卖刀”等小故事,均烂熟于心,对梁山各路豪杰也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宋江那厮,虚伪猥琐得难以复加,正如《水浒传》所说,“貌黑身矮,出身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我鄙视厌恶得很。尤其恶心的是,这黑厮整天就想着招安,结果弄得自己被毒酒谋杀,还连带害死一帮兄弟好汉,--“招安,招个甚鸟安!杀去东京,夺了皇位,岂不快活?”

  长大了,才知道《水浒传》只是一部侠义小说,不能当历史书看的。可是,宋江的真实历史,正史的记载,却也少得可怜,《宋史》、《续资治通鉴》、《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三朝北盟会编》、《皇宋十朝纲要》等,仅寥寥几笔。而《大宋宣和遗事》、各类宋人笔记,倒是五彩缤纷、七嘴八舌,煞是有趣。

  《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北宋末年,淮甸大旱,饥民遍地,百姓困苦。宋徽宗赵佶面对内忧外患,不仅不积极治理,反而沉湎于表面的繁荣富贵,“惑佞臣之言,恣骄奢之欲,起万岁之山,运太湖之石,建宝箓之宫,修同乐之园,役天下农工,大兴土木,赋繁役重”,导致民不聊生、国家形势雪上加霜。政和元年(1111年),朝廷为搜刮民脂民膏,进一步设置“西城括田所”,将梁山泊收为“公有”, 规定凡入湖捕鱼、采藕的,必须交以重税。那些原本靠梁山泊打渔为生的小老百姓顿时完全失业,流离失所,宋江以此为契机,宣布“替天行道”,并于宣和元年(1119年)正式揭竿而起,带领一帮人,阻杀官兵。

  400多年后的施耐庵老先生,写了《水浒传》,将宋江走上梁山的故事,演义成一桩“文字狱”案件。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说,宋江杀了阎婆惜后,被刺配江州,某日来到浔阳楼欣赏江景。浔阳楼端的是座好酒楼,雕檐映日,画栋飞云,楼畔绿槐啼野鸟,门前翠柳系花骢”。宋江挑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要了一桌子的酒菜,自斟自饮,直喝得酩酊大醉。他望着窗外的美景,突然悲从中来。

  细想自己胸怀大志,却得不到朝廷重用、得不到功名利禄,终处下沦,忍受着平庸“爪牙”的作弄,而今还成了罪犯,真是郁闷之极。斜眼瞥去,楼上留有不少迁客骚人的题咏,“浔阳楼”三字就是东坡手迹,有无名氏的对联曰“此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一时也心血来潮,题了首《西江月》词,发泄不爽并借以咏志: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虎为百兽之王,宋江在词中以“猛虎”自喻,仅凭此句,就足以给自己惹来一身祸,被指责有“叱咤风云、改朝换代”的野心。但宋江的牢骚似乎还没发够,激愤之下昏过头,酒后狂吐大话: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反贼”黄巢有诗云:“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而在宋江看来,呸,黄巢算得了什么,我宋江才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当地知府蔡九得知“反诗”后,大惊失色,这“血染浔阳江口”、“敢笑黄巢不丈夫”的诗词狂言,乖乖了不得,果然反动啊!(当然了,这些诗词如放到“康乾盛世”,别说死罪,“铢灭九族”都不在话下!)

  宋江被判处斩首。行刑当天,晁盖等人劫了法场,宋江也就奔上了梁山。

  以上都是小说家言,权当一笑。

  再说宋江自宣和元年(1119年)宣战后,刚开始的时候,声势极旺,“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宋史 张叔夜传》)。整日纸醉金迷的宋徽宗君臣,这才注意到他,下令“(京)东、西路提刑督捕之”,“招抚山东盗宋江”。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转战到海州一带,海州的太守张叔夜也是一能人,略施小计,果断出击,“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宋史 张叔夜传》)仅战一夜,宋江的军队就陷入重围,损失惨重,连宋江的副将都被活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宋江主动出降,表示“接受招安”。

  眼看自己的那些喽罗、乌合之众,扳不倒北宋朝廷,反而有全军覆灭之险,宋江立刻向朝廷表示“耿耿忠心”,上交部队,走上招安,不仅一身无忧,还得到官爵。看来,宋江确为“识时务”的俊杰。

  关于宋江接受招安的详细过程,《宋人轶事汇编 李师师》记载了另一种趣闻,认为与李师师有关。

  李师师是开封名妓,风情万种,美貌无双,据说秦观也见过她,留诗一首,以赞她的美貌: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

  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宋江被官兵打得走投无路,正为“招安”发愁,想尽了所有的办法和路子,想亲自面见徽宗以表“耿耿忠心”,无奈皇帝周围人头攒动,哪里轮得到他?听说宋徽宗是李师师的常客后,他心生一计:与其花银子贿赂朝廷高官,还不如走李师师这“枕头风”!

  于是乎,宋江花了一番心思,通了不少银子,终于见到了名满天下的李师师。三杯两盏烈酒下肚,宋江请李师师代向皇上致意,说他愿归顺朝廷,接受“招安”,并到边关御敌以报国。李师师答应了,宋江豪情勃发,在李师师的阁楼书案上,挥毫写了一首剖白心迹的《念奴娇》: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

  神仙体态,薄幸如何销得。

  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这首词语言通俗直白,格调昂杨激越,毫无矫揉做作之气。全词充满惆怅悲壮之感,一个壮志未酬的英雄形象,呼之欲出。

  “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之语,是写李师师的身姿,像仙女一样美丽。

  金鸡消息:暗示“招安”、“大赦”等好消息。

  六六:大概是指跟着宋江起事的36位主要将领。据郎瑛《七修类稿》载,这36人为: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绰、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横、石秀、徐宁、李英、花和尚、武松。为何在《水浒传》中变成了108位好汉?郎瑛在《七修类稿》中,也说得明白:“贯中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

  李师师上呈宋江的词后,宋徽宗欣慰,宋江顺利地实现了“招安”,朝廷和宋江部下都皆大欢喜。

  俗语云:“要想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要想富,跟着行在卖酒醋”。对这种现象,北宋末年人李若水在《忠愍集》,写了一首《捕盗偶成》的诗,提到当时宋江受爵、强盗骄纵、百姓惊愕之事: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惊谔。”

  宋江归顺后,参与了征讨方腊,还立了战功。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五二引《中兴姓氏奸邪录》:“宣和二年,方腊反睦州……东南震动。以(童)贯为江浙宣抚使,领刘延庆、刘光世、辛企宗、宋江等军二十余万讨之。”《林泉野记》:“宣和三年,方腊反,(刘)光世别将一军自饶趋衢、婺,出贼不意,战多捷。腊走入清溪洞。光世遣谍,察知其要险,与杨可世遣宋江并进,擒其伪将相,送阙下。”

  再以后,宋江不知所终。

  但“宋江与梁山好汉”的系列故事,经过《大宋宣和遗事》、《水浒传》等的大肆渲染,却深入民间、大受欢迎,宋江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中,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不论从规模还是影响,大概还排不进前二十名去。

  了解了真实历史后,我并不讨厌宋江,也不讨厌“梁山泊起义”,只是每当听到一些“历史唯物”观点,吹嘘农民“起义”的“丰功伟绩”,一本正经地说什么“农民起义促进社会进步”时,总觉得刺耳、觉得好笑。

  农民“起义”,“义”在何处啊?

  “冲天大将军”黄巢的军队杀虏无度,还发明“捣磨寨”的机器,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来供应部队,其杀人规模、骇人听闻的程度,绝对可以写进“吉尼斯记录”!张献忠屠剿四川,致使天府之国生灵涂炭,鸡犬不留,几近绝户。洪秀全搞邪教蒙骗百姓,“太平军每到一处,当地百姓,要么从军,要么被杀戮”,自己一上南京就开始挥霍,过足皇帝瘾。李自成倒是“革命”成功了,但又如何?还不是将明朝德腐朽政治制度来了个全盘接收?“大顺”比“大明”不是败亡得更加快么?

  我一向不喜欢马列主义,但对恩格斯的某段话非常赞同,大意如下:

  “历史上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带来先进的思想,也不建立先进的生产力;他们盲目摧毁文明,留给民众无限的恐怖和历史的巨大倒退。他们,只能称为暴动者,是不能称为革命者的!”

  小传:

  宋江,生卒不祥,于政和年(公元1111年)中,结寨于山东梁山泊对抗朝廷,后接受招安。《水浒传》云:郓城人。《全宋词》存其词2首。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