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人民公园相亲角观察记

竹清松瘦 目录 随笔杂谈
0

最近好多相亲的帖子,看了感触颇多。在早些时候砖家答应过介绍一下魔都人民公园的相亲角,今天就来八一下。

魔都人民公园在人民广场东北角,主要的入口有三个,一个在人民大道东头城市规划馆旁边,一个在西藏路来福士广场对面,还有一个在九江路南京西路。砖家一般乘地铁到市区,习惯从南京西路的地铁口出来,斜穿过人民公园从来福士或则城市规划馆旁边的门走到西藏中路,然后去福州路,因此人民公园是经常要经过的地方,而这个相亲角,就在人民公园九江路南京西路的那个门口附近。

我第一次知道这个相亲角是偶然,读大学的时候路过此处发现大量中年大妈大叔聚集,大家拿着纸牌,上面写着诸如“女儿,xx年生,xx大学毕业,在某事业单位工作,年薪xxxxx,求本地男,xx年之前出生,性格开朗脾气温和有责任心,收入在xxxxxx以上”的内容,然后互相查看,觉得对方的牌子内容和自己的对的上盘的就开始攀谈。当时我已经听说过类似的活动,但真的看到还是第一次,就驻足观察了一会儿。基本上当时来人民公园家长代相亲的都是市区的大龄青年,有的学历还很高比如是硕士博士,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自己找到对象,着急的父母就开始到人民公园来寻找机会。从展示的牌子上来看,也反映出一些深刻的问题,比如父母和子女之间出现的社会阶层差异(下文另讲),父母一辈人对婚姻的想法过于功利现实(基本上对对方的实际要求就是房子、收入)等,这种有些荒诞的相亲方式也让路过的外国赤佬哈哈大笑。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当时的人民公园相亲角还是一个淫民群众自发聚集、自发组织的松散的互助活动,没有明显的功利性也没有盈利性,整体气氛比较平和。这个时间大概是在06年左右。

时隔5年,当我在11年夏季再次路过人民公园相亲角的时候,就发现这里的气氛不对了:除了忙忙碌碌的中年家长,还出现了一批鬼祟的身影——中介。有的人拿着个本子在人群里窜来窜去,挑唆、鼓动周围的大叔大妈到他们那里登记,100块钱登记一个名额速配,也有很多急切的大叔大妈病急乱投医,也跑过去登记,付钱付得那个爽气。就在我观察的时候,忽然被人拉住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内容之离奇、情节之荒诞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当时让我感觉这不是发生在这个位面上。我就把事情说出来让大家乐呵乐呵:我看那些纸牌呢,看啊看,忽然有人拉住了我,扭头一看是一个中年大妈,开口就问我:“小伙子你几几年的?”我以为是中介上门,因为之前大半年被各路拆迁小农式的介绍人恶心坏了胃口,我很粗鲁地回答:“走开!谁要你介绍了?!”

没想到那个女人着急了,说到:“小伙子阿姨不是中介不是中介真的不是中介呀!阿姨真的是给自己的女儿介绍对象的呀!小伙子你不要生气,我就是想问问看,你是几几年的?”

“额……我85年的。”

“哎呀!,不巧呀,我女儿是82年的……唉,就算她不嫌你小,你也要嫌她老了呀~”

你觉得这是GC吗?显然不是……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旁边几个声音在喊:“小伙子!85年的小伙子!84年的要不要?84年的要不要?!”

我艹……

………………………………………………分割线………………………………………………

那个大妈一看这场面,赶快把我往旁边拉,几乎是将我按坐在公园的石凳上,从包里拿出一瓶冰红茶来给我喝,还拿扇子呼哧呼哧给我扇风“小伙子呀,虽然我女儿岁数大了,但是但是……她一点都不老的呀,很漂亮的。我觉得你长得不错,就想问问看你是哪里人?反正我女儿的情况我跟你说一下吧,她在H区工作,是一个中学老师,读书的时候很老实的,性格内向,所以从读书到现在一直没找到对象。现在我和他爸爸都很着急,所以想问问看你是哪里人?什么学历什么工作,你看……”

看着大妈可怜巴巴给我呼哧呼哧扇风的样子,我火气消了,就跟她说:“阿姨你也别闹了,我在K区,家、工作单位、买的房子都在那边,我不可能到H区来工作,叫我辞职重新找工作也不现实。如果你女儿来K区住,她每天还要到市区去上班,做老师的上班还都很早,也来不及。所以阿姨你还是放我走吧……”你觉得阿姨会怎么回答?你绝对想不到!当时我听了瞬间石化了

“没关系的没关系的。小伙子我跟你讲,阿姨和老公做生意十多年了,并不缺钱,我们不要你买房子,你买的房子我们不住过去没关系,我们有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当时投资买下的,如果你肯跟我女儿好的话,我们就让你们住。还有还有,如果你不愿意辞职,阿姨给你买辆车……阿姨不求别的,只求我女儿能够嫁个好人家,条件不好没关系,郊区的也没关系,郊区的也可以到市区来住的我们有房子的呀,我们不会要你买房子的呀,我们都有的呀!小伙子,我女儿就是岁数大了点,真的不显老呀,很漂亮的,给你看照片,看看看看……”一边说一边还从包里掏照片。
当时我听了心里都觉得害怕,我在怀疑这个人是不是精神病。我把冰红茶塞给大妈,急着说别闹了别闹了,我同学等我呢,快放我走,一边说一边起身准备跑。这大妈还把冰红茶往我手里塞:“没事没事小伙子这个送给你吧,别的我不求了,你就给我留个手机号,留个QQ号也好啊!哎,小伙子,阿姨认真的,真的不骗你呀,给你看照片……小伙子……”甩下大妈深情的呼唤,我飞一样逃出了这变态的地方

这会儿有空,我继续说下去……

2011年年底,我去市区,再次路过了人民公园。为了防止再次发生被大妈一厢情愿拽住的情况,这次只要有人来拉我,我就准备直接回答:“我有女朋友的。”哎,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看着大妈们嫉妒无奈的眼神,我的心里真难受哇——我真的没有女朋友啊,真的没有哇!可是你们也太残狂了吧!!

这一次到人民公园我决定好好看一看这里的众生态,站在大叔大妈旁边去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对子女婚姻到底是什么想法;去看看地上摆着的相亲简历,从中获取一些信息了解下这些人的阶层、评价标准和心理预期。刚刚进去,我就被里头焦急、愤怒、哀怨、急躁的情绪给震动了。如果说几年前的相亲角还更像是一个群众自发组织的社会活动,带有偏公益互助的色彩的话,今天的相亲角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变态、浮躁、无知、愚昧、欺诈共存的自由市场。黑中介像体育场门外的黄牛一样在人群里窜动,挑动着大叔大妈们脆弱的神经,勾起他们的荷尔蒙,刺激着他们内心

最敏感也最阴暗的想法,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一个大妈刺激得火急火燎,好像今天不找个小伙儿、小姑娘回去自己孩子就要当和尚尼姑了,要在家里养一辈子了,然后发疯一样地看交钱登记、看简历、拉住每一个路过的中年人问你们有儿子没?

有女儿没?几几年的?房子买了没有?……更让人无语的是,一些狂躁的家长开始互相之间吵起来了:

女方家长:“你口口声声说你们小伙子是重点大学毕业,工资高工资高,就是不肯讲到底多少钱,税前还是税后;说有房子有房子,谁知道你们的房子买在哪里,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男方家长:“先看照片!不给看照片我凭什么告诉你个陌生人?!”

女:“你帮帮忙!照片想也不要想,谁知道你们什么样的人家,我女儿这么优秀,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就找个人家给掉了?

现在相亲,家长之间先要讲清楚,房子、工资多少,房子贷款的要说清楚贷款多少,还几年,小姑娘生了孩子婆婆来不来帮忙带小孩……这些都说清楚了,两个人才能见面谈恋爱。否则不明不白的,凭什么让你们看?!照片也不行!”

男:“你嫁女儿还是卖女儿?你女儿好什么好啦?那么好怎么会快30岁了还嫁不掉跑到这里来?!”

女:“你胡说八道!我们女儿大学里年年拿奖学金,保送研究生,毕业了之后一直在外企工作!我们女儿人长得绝对漂

亮,读书的时候就有人追求她,一直被我们教育好好较读书不要谈恋爱,一直很听话。你给我讲讲清楚你什么意思?说我女儿不好?你儿子算什么东西?”

男:“干嘛啦干嘛啦,这里随便讲讲的呀,谈得拢么谈谈不拢么走开呀发什么火呀……现在我帮你讲,小伙子拖得起,小姑娘拖不起的!你现在不要挑三拣四,到时候女儿嫁不出去!”

女:“你啥个意思啦?!你话不要那么难听!谈不拢就不要谈,吃饱了啊!”

………………
…………
……

有个老太太,一看那个样子——80多岁了,头发都白了,脸又黑又皱,像个脏兮兮的核桃,牙齿都没了嘴瘪着的,带着两个i旧式的金耳环,一看就是从郊区农村里赶过来的。老太穿了一件旧的羽绒服,坐在一个世博会上带来的塑料折叠小板凳上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地上摆着块纸牌子——孙女,83年生,本科毕业,月收入…………老太太还学着周围听来的一知半解的时髦词汇跟旁边的家长们攀谈:“小姑娘大了要嫁不出去的呀,我们囡囡一直要求太高……差不多就可以了呀……现在的年轻人要求太高了……”看到这个我差点昏过去,我说老太太啊老太太,你知道个屁啊!年轻人到底为什么难找对象是你这种岁数的人搞得清楚的吗?!你以为现在还是你以前,找个男人嫁了吃饭穿衣吗?!!人家父母来,还可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你个当奶奶的瞎起哄个啥啊!!

有个中年妇女,说话那个腔调就透出一股浓浓的市侩气,一边说话眼睛一边习惯性地一翻一翻一白一白令人生厌,在抱怨自己的女儿。说着说着就开始流眼泪,开始啜泣,哭着哭着就开始骂,骂女儿。原来女儿是77年生的,虚岁35了还是没找到对象。据这个中年妇女一边哭一边骂地讲,女儿大学里“眼乌珠没睁睁开,没有抓紧机会找男朋友”,工作了以后“一天到晚只知道跟瞎头瞎脑(沪语轻浮放荡的意思)的同事小姑娘出去瞎疯,不找对象”,前几个月,小区里一个人给她女儿介绍了年薪四十万,身高一米八的高富帅,“小姑娘看都不肯去看一眼……小姑娘怎么这么不懂事的啦!!!”旁边的几个中年妇女名义上在“劝慰”,那个话怎么听怎么像是挑唆,是煽风点火:“妈呀四十万那!我们想都不敢想的呀,你女儿还不要,脑子有毛病啊!!”“这么好的条件还看不上,你女儿怎么想的啦?哎呀,阿姨你太作孽了,女儿怎么这么不懂事

的啦……”

除了中年妇女,一些中年男人也在这里抱怨诉苦。有一个叼着烟气质上一看就是混迹于棋牌室的大叔唾沫横飞地在诉说儿子的“被骗史”:“我儿子真的老老实的,从来不知道怎么勾搭小姑娘的,这小赤佬也太老实,前个礼拜有人给他介绍了个小姑娘,说长得蛮好看的。我就跟他说小伙子要主动点,不要被人家骂小气。结果个小赤佬也太大方了,请人家吃了顿饭花了200多块钱,又看电影用掉100多块。看完送人家回家,第二天介绍人传话来说,小姑娘看不上他!我气死了,你个

小赤佬也不是你这么大方的呀,要看看山水的呀,第一次见面坐下来喝杯茶就可以了,干嘛请人家又是吃饭又是看电影的啦?现在这些小姑娘就是骗吃骗喝然后说看不上把你甩掉的呀!”周围一群气质和他一样的大叔大妈点头称是。

除了大龄的,相亲角还呈现出低龄化的倾向。

“阿姨你说你们女儿条件很好很漂亮,能不能让我们看一眼?她在不在附近能不能叫过来?”

“哎呀不好意思,本来是要叫她来的,但今天她正好要准备大四毕业论文,所以没时间。”

你TMD有毛病啊大四的来起什么劲!!!!

还有更离谱的,海外区。这里的中年人都是子女在海外留学或者工作,在国内的家长到这里来寻找子女同样在海外的人,然后交换子女的联系方式叫他们在海外见面相亲

“小伙子在哪里啦?花生屯啊?蛮巧的蛮巧的,我们女儿也在花生屯呀!你们什么情况啦?哪个大学的?”
“……”
“……”
“……”
“蛮好蛮好,我记住了,我下次QQ上告诉我女儿,你们儿子是花生屯州西雅图xxxx……”

你们发现问题在哪里了吗??

算了,我这个人老善良了,不去拆穿他们。

………………………………分割线……………………………………

醉醉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6月份时候拉住我的那个老阿姨这次又让我给瞧见了!

我去逗她~

我:“阿姨,你还认识我吗?”

阿姨:“你是??”(被她拉住的人实在太多了,她根本记不住)

我:“你忘啦?6月份的时候我被你逮住了,你又要给我买房子又要给我买汽车,叫我不要住K区了到你们那边来,说只要

肯娶你女儿你什么都答应的?”

阿姨:“噢噢噢,我想起来了!!我还给你瓶冰红茶喝呢~小伙子,你怎么来啦?来找对象??”

我:“没有,我有女朋友了”(我真的没有女朋友啊!!可是我不敢讲啊!!!)

阿姨一个的表情

我:“阿姨你怎么还在这儿?”

阿姨:“哎……很难找呀~我找了几个,女儿都不肯见……”

这时走过来几个人,老阿姨忙转过身去拉住一个问:“哎,你们找对象吗?儿子还是女儿?”

……
……

看着12月的寒风中老阿姨疲惫的背影,想到她塞给我的那瓶冰红茶,我突然泛起一种想给她买杯奶茶的冲动

———————————————

接着我们说说简历:

这两年去过淫民公园看到过相亲角盛况的一定会被到处悬挂的纸牌子吓一跳。细细研读这些相亲简历,你能体会出背后折射的各种情绪以及家长的认识水平。这里以目前流行的“三种简历”模式简单介绍一番:

普通简历
女儿:83年4月出生,属猪,未婚
xx大学硕士学历,在日本留学一年
目前在某500强企业担任财务工作
月收入12000
身材修长、貌美,性格传统,温柔大方

望寻觅78-83年出生未婚本地男性
要求:
身高不低于178
月收入不低于15000
无吸烟、喝酒、赌博等不良习惯
家境殷实,在外环以内有婚房
(女方愿意共同还贷)

文艺简历
小女83年1月出生,未婚
硕士学历,目前在三甲医院任医生
貌美,温柔贤惠,孝顺父母
家境殷实,书香门第,父母皆为高校退休教师
家风正,声誉好

望寻觅家风正派有类似职业之未婚男子
不早于77年,不晚于83年出生
要求男子老实善良,待人礼貌,孝顺父母,能与小女恩爱白头到老
(有婚房者优先,女方愿意共同还贷;无婚房女方愿意共同购买)

2B简历
女儿:82年12月生,未婚
从小成绩优异,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小学就读于区内名牌小学
初中考入曹杨二中初中部,初一入团
高中免试直升曹杨二中高中部
高三被评为优秀毕业生,获得高考加10分奖励,高分考入复旦大学金融系,大二时入党
大学四年年年获得学校奖学金,保送研究生
如今在著名外企工作,年收入15W
貌美、身材好(170)相貌如张柏芝

要求男方家境殷实,有婚房(外环以内,不早于2000年建造)
身高超过180,年薪20W以上,父母要有稳定收入,无赡养负担,通情达理
吸烟喝酒的不要
郊区农村户口的不要
外地的不要
单亲的不要
……
……
……

———————————————————————————

对相亲角百态的浅层次分析:

北朝有个人说得好,相亲几乎是中国各阶层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换做我还得补充一句,这种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不仅仅存在于男方家庭和女方家庭之间,还存在于同一个家庭父母辈和子女辈之间。

代沟其实是阶层鸿沟在家庭内部的体现

那个叼着烟卷唾沫横飞的猥琐大叔,那个又哭又骂数落自己35岁女儿的市侩大妈,那个相亲简历写得堪比求职简历的2B家长,那个不知道华盛顿州和华盛顿特区区别的愚蠢老妈……这些人在这个社会上居于中下层甚至是接近底层阶层,他们的思想观念、视野都被限制在一个很低的阶层。别看魔都是个大都市,魔都50、60的一些底层土著基本上就是混迹于破家、下岗再就业岗位、村办企业、棋牌室等几个点上,毫无大城市居民的视野和“都市范儿”,小市民习气、小农意识顽固强烈,要命的是偏偏是这批人优越感还特别强,开口闭口“乡下人如何如何”、“外地人如何如何”,魔都“排外”的社会刻板印象几乎就是这批人制造出来的。但矛盾和冲突的焦点在于,他们的子女当中有一些偏偏通过求学、高考、留学等途径摆脱了他们父辈的社会阶层,社会地位明显抬升。这对他们而言本来应该是件好事,但在婚恋问题上由于父母还抱着底层阶层的想法,用底层阶层的低级经验来指导已经属于社会中上层甚至是高层子女的婚恋,问题就来了。子女白日飞升的社会地位、在父辈眼里高得吓人的收入(为啥很多中年人一听到公务员三个字就眼前一亮,其实公务员的收入在全社会只能算中等略偏上,越是发达地区在社会阶层中相对低位还越是低,但在那些只有1000-2000元4050工程工资拿的中年人眼里,公务员收入已经是权贵阶级了)让父母瞎了眼睛昏了头脑,严重高估了自己子女在年轻人当中的社会地位,严重高估了自己子女在婚恋市场中的地位,觉得自己女儿是仙女,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娶她,自己的儿子是钻石王老五,只有白富美才配得上他。因为定位错误,盲目干涉子女婚恋,要么用底层经验逼迫子女早婚,迷信“早生儿子早得福”的农耕时代观念,要么逼迫子女“晚婚”,非要和现任男友分手,由爸妈把关找个金龟婿,粗暴干涉子女的自由恋爱(自由恋爱经常被片面理

解,其实自由恋爱也包括自由不恋爱,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暂时或者终身单身的生活)。那些来人民公园挂牌子、速配、争吵的家长说白了他们根本就无法理解自己子女这样的新人是如何生活的,也不想理解,哪怕是合理的诉求(希望子女早点结婚虽然不一定科学,但这种诉求还是合理的)也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跟子女传达,于是就酿成了无休无止的争吵和唠叨。因为一贯贫穷,所以偏执地认为择偶的唯一标准就是钱,钱就是一切;因为自己凑合了一辈子,于是自以为是地

认为现代的婚姻依然可以像他们当初一样凑合凑合过一辈子;因为自己愚昧无知,所以认为天底下所有人都和他一样愚昧,谁比他聪明还认为别人傻……而相亲角则是这种矛盾浓缩和集中体现的地方。

媒体公关的刻意宣传和相亲角内的互相传染

这年头最火爆的节目就是电视相亲,最刺激眼球的社会八卦就是婚变,最刺激中年人神经的话题就是剩男剩女……恋爱婚姻已经成为一种炒作的话题和素材,可以制作出无数吸引眼球的相亲节目、都市肥皂剧、新闻素材……这些节目之间的时间空挡和空白页面成了含金量最高的广告阵地供媒体卖出高价。实事求是地说,拜金主义婚姻现象、剩男剩女现象是这个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但媒体在做的是把这些现象放大夸张化之后以张牙舞爪的方式展现在你面前,让那些眼光闭塞还迷信“电视里都放了,报纸上都登了”的中年人吓了一跳:妈呀原来这个问题那么严重!妈呀原来现在找对象要求都那么高!原本不着急的也开始着急了,原本不上火的也开始上火了。当他们又偶然得知人民公园有个相亲角纷纷赶来的时候,赫然发现这里的故事更夸张,这里的剧目更狗血。有位家长看着长廊上挂得密密麻麻的相亲简历,这个复旦研究生毕业,那个交大博士生毕业,还有个美国加州大学海龟,月薪动辄1W、2W、5W却都还找不到对象,无比自卑无比焦急地说:“怎么办呀?我女儿哪有这么好的条件,还有谁会要呀?”其实相亲角是婚恋矛盾的浓缩和集中,“在这里,读懂婚恋”恰恰是读到了婚恋当中最阴暗、最荒诞的那一部分,就好比到医院里找病人,到监狱找犯人。这种渲染、放大效应造成的极端现象就是女儿才大四,当妈的就火急火燎地跑相亲角来挂牌子了,这真是人间最活生生的荒诞剧!

到底怎样吸引异性?

北朝有个人说得好,妹子不是来听你诉说你的工作多么辛苦多么无聊你多么想跳槽的,更不是来听你津津乐道地讲昨天在坑爹世界里怎样一炮爆了黄金59的,妹子需要的是一个倾听者。自由恋爱也好,相亲也好,都是一种双向的活动,在这里你怎么想还不够,更要听听别人怎么想。同样地就算到了相亲角(这已经是下策中的下策了),首当其冲的也是要了解“一般男生希望的女友是怎样的?一般女生希望的男友是怎样的?别人家希望的儿媳是i怎样的?别人家希望的女婿是怎样的?”,简历也应该围绕着这一宗旨去写,把自己儿子、女儿身上最容易吸引年轻人,最吸引亲家的地方表现出来,是儿子的,多谈谈儿子风趣开朗,孝顺父母,收入稳定有责任心,是女儿的,多介绍介绍女儿温柔善良,孝敬父母,节约顾家。如果女儿收入高、学历高、年龄高,那更要多介绍女儿温柔贤惠的一面,扭转外人“女强人,白骨精”的刻板印象。这些需要父母对青年人的生活现状有很深的了解,还有很强的多元思维沟通能力。而在相亲角看到的父母多数是一根筋型的,思维是一元化的,一味地强调自己女儿有多么优秀,多么咄咄逼人,多么高不可攀,连初一入团大二入党拿过奖学金都津津乐道大讲特讲,那么你到底是来找亲家找女婿的还是来找工作甚至是来找你女儿的膜拜者的呢?而且更可悲的是,你们津津乐道的东西偏偏不是青年人真正在乎的,收入高学历高,有时候还真不如一个人风趣幽默让人愉快重要;从小就是三好学生年年拿奖学金还不如温柔体贴会做饭实惠。就算在这里,庸俗浅薄的自我吹捧吸引了一样庸俗浅薄的“潜在亲家”,两个孩子互相毫无兴趣又有个屁用呢?结果就变成了父母之间一个标准,年轻人之间又奉行另一个标准,两个标准永远是互相封闭甚至互相排斥的。那个每周来相亲角可怜兮兮地拉人相亲的大妈不就是这样?

不过反过来想,这些矛盾在可预期的未来能得到解决吗?我悲观地认为不能。就在12月份那一天,我离开人民公园的时候,听到了一旁一家三口如下一番对话:

穿着高中校服的女儿:“哈哈哈,这不是胡闹吗?哪有这样谈恋爱的?”

爸爸:“侬懂什么?现在这社会么就是这样的,大人帮你把关谈好条件了解好情况,你们两个小的出去喝喝咖啡看看电影谈谈感情,不是很好?要比你陌陌生生去找个人谈好得多,可靠!晓得伐?”

妈妈:“是呀,侬晓得伐?现在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家很多的,侬还小还没碰到过。x家的女儿谈来谈去谈了个外地人,家里面吵是吵得来……乃小姑娘还不肯分。侬以后自己瞎找,找到个外地人、乡下人、江北人(魔都土著内部还分三六九等,江北人是江苏北部人,一贯被看不起),房子没有的,工资还没侬高,乃侬怎么办?”

……
……
我想,也许过几年之后,这个倒霉女儿的简历也会被挂到人民公园来的……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