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赠韦南陵冰
李白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出处】宋朝.苏轼《永遇乐.髑月如霜》(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鉴赏】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永遇乐》词中的名句。词的开端以景生发,融情入景,铺写燕子楼小园之夜。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词人提笔就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清景无限”既是对暮秋夜景的描绘,也是词人的心灵得到清景抚慰后的情感抒发。接着景由大入小,由静变动:曲港跳鱼,泼剌有声;圆荷泻露,晶莹可爱。港之曲,荷之圆,足见画面的线条美与图案美。鱼之上跳,露之下泻,呈现了一上一下的动态美。词人以动衬静,使本来就十分寂静的深夜,显得越发安谧了。
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今译] 游人不管春天即将过去,脚踏落花在丰乐亭前来来往往。
[赏析] 此篇写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到了红日西斜时,游人们还依依不舍,在亭前盘桓,欣赏着暮春景色。这两句看似无情却有情,同他在《戏答元珍》中所说的“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以及他在《啼鸟》中所说的“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写的是同样的感情:这就是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
见宋·辛弃疾《念奴娇》[我来吊古]。
虎踞龙蟠(pán盘):像虎蹲着,像龙盘着,形容建康(今南京)地势险要。相传诸葛亮曾经称赞这里的地形是“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正因为如此,六朝都在这里建都,但都早巳先后败亡。兴亡:这里是偏义词,侧重于“亡”。这两句大意是:虎踞龙蟠的帝王之都在哪里呢?满眼看到的只是一片衰亡的历史遗迹。
这两句自问自答,写作者“登建康赏心亭”吊古时的所见所感。其实,建康地形未变,只因为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无意恢复,以至有志之士报国无门,“虎踞龙蟠”形同虚设,国家面临着败亡的危险,因此作者才兴~之叹;由出此引出的“闲愁千斛”实在也不是无足轻重的“闲愁”,而是他忧国忧民的深沉感伤。七百余年以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蒋家王朝,毛泽东同志为此写下了“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著名诗句,就是反其意而来。可见同样的地形,同样的古迹,不同时期的不同作者会引出完全不同的感慨,写诗读诗,不可不加审察。
见宋·邵雍《懒起吟》,一题《安乐窝》。
这两句大意是;醒来了但睡意还未全消,想起床又懒得起床,偎着被子侧卧着,有意无意地看见帘外的落花在空中乱飞。
《懒起吟》的全诗是:“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全诗处处扣住“懒起”的题旨,而“懒起”正是由于心无所求,安闲自适的缘故。~两句把作者那种在朦胧半醒状态中,拥被侧卧,漫不经意地看帘外落花的安恬闲逸、陶然忘机的心境极微妙地表现出来了。读着这样的诗句,作者的形态、神态、意态、心态宛然可见。